套壳AI公司,骗了800名员工和200只猫
我们“解剖”了2024年最具迷惑性的商业骗局,将其制作成一份“职场防诈指南”,送给可能要在2025年求职的你。
文|邱晓芬、乔纳斯
忙忙碌碌一整年,还被公司骗了钱。
这句话,成了昔日的上海明星公司、号称要在AIGC、云计算等领域投资几十亿的「极目银河」,旗下850多名员工的真实写照。
多名「极目银河」前员工告诉《智能涌现》:算上欠薪、赔偿、报销款,员工普遍被拖欠的金额大多在10万元之上,“都申请了个人仲裁,但因为案子被有关部门接管了,只能等。”
「极目银河」的暴雷发生在2024年6月,其过程极具戏剧性——CEO陈群在自己租来的别墅中留下一封自白信后消失,信中写道:“(我)是个诈骗犯......(公司)合计有62亿的资金缺口”。
△陈群的朋友圈封面
小结
对应前文的四种骗局,我们尝试总结了一些对策,未必能保你万无一失,但至少能作为一种提醒:
1、不要轻信所谓的“背景硬”创始人&CEO。
行胜于言,评断一位企业掌舵者是否有长久的生命力,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得过什么奖,吹过什么牛。
对故弄玄虚的说辞,要多求证,要学会使用工具——小红书、脉脉、各类XX查,如果一个创始人/一家企业除了花里胡哨的奖项和title外,没有其他存在感,那更要提高警惕——越漂亮的蘑菇,毒性越大。
2、多和其他部门的同事交流,尤其是销售团队。
如果你是个i人,不想在公司里交朋友,那就多看看公司的大群人数是否会剧增——当一家企业在业务还未成形时,便盲目扩张团队,这本身就是危险信号。
想最快速度了解公司业绩如何?建议你多找销售同事聊聊。销售是一家企业输血的血管,产品卖得好不好,客户是否买单,之后的销售前景如何……这些衡量企业经营健康度的核心指标,销售都有第一手感知。
3、公司又搞新业务?看看这个赛道第一名活得如何
「极目银河」一口气要孵化/投资十几个行业,这本身就是个极度反常的做法,最简单的甄别方法,就是了解一下行业中已有玩家的生存状况,比如元宇宙、人力资源这一类,很容易就能摸清这些行业的瓶颈。
各位求职者更需要清楚的是:眼下的经济环境,收缩、维稳是主旋律,如果一家公司突然振臂高呼扩张,更要多打几个问号。
4、留心一些公司的反常现象
例如创始人/CEO长时间消失,重要场合不露面,有突然离婚传闻等(会是转移资产的迹象);并且开始拖欠工资,报销下不来……
5、公司说:买自家理财产品才能转正?
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