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政策“组合拳” 助推经济回升向好
打好政策“组合拳”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相互叠加、互为映射。所以,需要进一步创新宏观调控手段,完善各类调控工具的协同机制。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并着重强调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打好政策“组合拳”不仅能够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力度,抵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而且有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能、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助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打好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需要高度认识政策“组合拳”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政策“组合拳”的实施主线,用好用准政策“组合拳”的主要抓手。把握政策“组合拳”的实施主线打好政策“组合拳”需要把准政策“组合拳”的方向和力度,统筹当前和长远,兼顾政策激励和执行效能,遵循财政货币政策更积极有为、经济政策协同联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的主线。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积极因素日益增多,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风险和挑战,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和“靶向度”,强化宏观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提升宏观政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打好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通过完善宏观政策框架、丰富政策调控工具,激发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做到问题导向一致、目标方向一致,充分发挥政策“组合拳”的集成效应。首先,财政、货币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一方面,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从“加量”层面看,通过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和增加举债空间,如增加专项债规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财政支出强度更大、节奏更快,适度突破财政赤字率3%的约束,主动扩大内需、优化供给,稳定经济增长。从“提质”层面看,在财政发力方式上转变既往政府投资为主的模式,更多地向居民部门倾斜,注重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通过加大低收入人群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应对供需两端的冲击,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从“加量”层面看,清晰地传递出积极有为的政策倾向,体现出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明确释放出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信号,通过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为经济稳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从“提质”层面看,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综合运用总量、价格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多种措施,注重货币政策力度的适度性、调控的精准性。其次,一揽子增量政策要加强协同联动。一揽子增量政策不只是货币和财政政策,还包括科技、就业、改革等领域。从时间维度来看,涉及财政、货币等短期逆周期调控政策与产业、区域、体制机制改革等长期性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从协同内容来看,涉及政策制定、执行、修订完善的全过程以及政策部门间的沟通。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以落地见效为“锚”。围绕经济发展目标涉及政策发力方向、出台时机、实施力度,需要明确主要着力点。比如,针对短期经济周期性问题实施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解决长期性、结构性矛盾则需要从改革入手靶向施治。另一方面,政策协同方式市场化、法治化。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在市场环境下发挥政策协同联动效应,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对微观经济的不合理干预。政策制定法治化、能够为政策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减少政策不确定性,给市场提供稳定的预期。最后,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政策要增强取向一致性。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不仅要求经济政策保持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而且非经济性政策也要和宏观政策取向保持一致,避免各种政策之间相互掣肘。一揽子增量政策调整暗含的结构性和制度性调整的深刻内涵,不仅有短期扩需求的方案,还有大量改革、结构调整的方案,不限于政策积极宽松,而是希望从行为模式激励体系上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宏观政策取向一致”,可以强化政策间的统筹,确保各项政策产生集成效应,如果“不一致”,政策效果就会打折扣,甚至互为抵消,导致政策失效,也就是“合成谬误”。如何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一方面,政策出台前加强有效沟通、反馈。通过收集市场主体和公众的反馈意见,政府及时调整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避免“突发”“预期外”政策对市场造成过度扰乱,导致政策效果碎片化。另一方面,政策出台后加强评估、监督。可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评估,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建立政策执行监督机制,防止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相互制约,与宏观政策取向不一致的要及时调整或暂停执行。用好政策“组合拳”的主要抓手打好政策“组合拳”要以全面扩大内需为导向,以释放消费潜能、扩大有效投资、重振经济信心为主要抓手。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加大政策协同力度,强化财政、金融、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政策协同发力。首先,需求供给并举,释放消费潜能。一方面,在需求端,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一是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进一步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加大对“两新”“两重”政策支持力度,将更多市场需求广、更新换代潜力大的产品和领域纳入政策支持范围,优化资金投向。二是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适当提高居民基本养老金、提高医保补助、降低生育成本等,确保收入的稳定性,有助于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另一方面,在供给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消费新需求。围绕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投资、创新和生产。加快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消费新业态,为提振消费提供新动能。其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有效投资。一方面,聚焦“补短板、增后劲”,把握好投资方向。加快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补齐社会民生方面的短板,同时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投资,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另一方面,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防止要素资源配置扭曲和低效投资。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和自身条件,走出“内卷”困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地区、技术路线、产业类型等不同特点和优势,采取不同发展路径,避免泡沫化。最后,加强预期管理,重振经济信心。一方面,宏观政策聚焦稳预期、强信心。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多重困难与挑战,依托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双引擎的支持和支撑,聚焦信心和预期,将着力点落地于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另一方面,取向一致的正向宏观政策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以宏观政策支持稳预期、强信心有一定作用,但宏观政策连续性、趋向一致性对预期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各部门在考虑出台政策的过程中,慎重出台有可能导致需求收缩或抑制效应的政策,同时围绕改善市场预期和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向市场释放清晰明确、强劲持久的信号,有效提升企业投资水平和居民消费信心,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作者詹新宇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波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要求与制度保障研究”(23ZDA02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