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本报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王俊岭、廖睿灵)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2月6日24时,2963.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4585万台,带动销售2019.7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 近期,各地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用了79天,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仅用40天,更新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各地一视同仁支持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册地企业参与政策,推动厂家与商户高效协同,积极吸纳更多中小商户。重庆11次增补政策参与企业,销售门店由1318家增至9053家。四川动态调整企业名单,目前销售企业6482家,回收企业2121家。 各地简化资金审核环节,优化补贴申领方式,减轻政策参与企业垫资压力。湖北按照“每天一审核、两天一公示、一周一拨付”要求,确保企业垫资时间最长不超过7天。河南郑州依托政务平台“郑好办”组建专班,审核人员扩充至近百人,通过数智化手段提高审核效率。山西围绕加快资金兑付制定专门政策,实行滚动清算,加快资金清算频次,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 各地改造提升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便利消费者交售旧机,推动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便利”有效机制。吉林组织61家回收企业,300余台回收车辆,完成收旧购新近40万台。北京设置10211个废旧家电家具等大件垃圾投放点,基本做到居住小区(村)全覆盖。湖北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以旧换新一站式服务,通过“一机一码”实现废旧家电回收全链条可追溯。 各地密切跟踪家电以旧换新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加强全流程监管,做好风险防控,有力保障资金安全。目前,全国10余个省份发布加强监管相关通知。在四川,市、县两级开展联合执法监督,查处虚开发票、销售凭证存疑等违规企业11家。在贵州,省级平台建立交易预警处置机制,及时进行预警风险排查,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组织企业协会做好政策解读和媒体宣传,努力让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黑龙江组织省内家电龙头企业开展惠民补贴大篷车下乡活动,覆盖100余个乡镇、150余个社区。广西举办各类家电免费清洗、检测、修理等社区便民服务超300场次,提供公益服务近40万人次。辽宁通过三大通信运营商向全省用户发送宣传短信4560万条,消费者政策知晓度提升至90%以上。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地方抢抓岁末年尾消费旺季,充分释放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应,不断激发家电市场活力,确保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平稳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