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忙活一场,印度为什么对华政策转向积极


在金砖峰会前夜,中印达成重要边境协议,中印领导人还在金砖场外会见。必须说,这是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中印关系最明显的改善。中国一直在努力中印关系正常化,而症结始终在印度,印度还通过Quad和对中国投资、签证的刁难有意毒化中印关系。为什么现在转向了?

必须说,印度从来就是自命不凡的国家。1962年的中印战争严重打击了印度的自大,印度对中国的仇视扎下了深根。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骑绝尘,对印度的打击比1962年的边境战争还大。中国经济坐二望一,名义GDP与美国的差距似乎时大时小,购买力等价GDP已经决定性地超过美国。最低限度,中国经济已经决定性地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同属第一梯队的只有美国和整个欧盟。曾经的老牌列强如英法德意都不再可能与中国“单打”,新科劲旅日本也黯然失色。

要紧的是,中国经济不仅以量取胜,也在科技水平上迅速赶上甚至超过先进水平。印度经济在质和量上都决定性地落后于中国,只有在人口总量上赶上并超过了中国,使得印度倍感沮丧,当然了油管,X平台除外。

中美陷入“对抗为主,合作为辅”的新阶段,印度以为有机可乘,“美国能扶持起中国经济,美国更能扶持印度嘛,“美国还能帮印度在喜马拉雅边境上夺回一局。

一时间,印度对美国各种投名状,加入Quad,在金砖和上合里作怪,拒绝加入一带一路,更是对中国在印度的投资实行实质性抢劫。

事实表明,印度和美国都互相对于对方的期望太多,都错判了。

瞎忙活一场,印度为什么对华政策转向积极

中国一直主张边境问题不是中印关系的全部,但印度对华政策长期卡死在边境问题上,边境问题成为“一票否决”。当前的政策转向会促使印度对华政策“对抗为主,合作为辅”转向“合作为主,对抗为辅”吗?现在还不好确定,但迹象是积极的。

不管在政治、历史上有什么纠结,中国一向奉行睦邻友好政策,追求共赢。中印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具有相似的历史历程,在经济上也存在最有利的互补条件,还是金砖的共同发起人。中国相信全球南方的共同敌人是贫困和落后,而不是地缘政治上的某一实体。如果印度也能拥抱同一理念,这是中印人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