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话雷军整顿卫生巾,荒诞的背后是悲凉


图/图虫创意

图/图虫创意

这里不妨看看国外的标准。

欧盟对卫生巾的监管更加严格,REACH法规(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法规》)不仅限制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还要求生产全程可追溯。POP法规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使用和排放进行限制。通用产品安全指令,确保产品符合一般安全要求。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欧盟生态标签标准,包括禁止使用某些有害化学物质,如抗菌剂、甲醛、内分泌干扰物和邻苯二甲酸盐等。

在美国,卫生巾被视为医疗器械,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监管,分为I类医疗器械和II类医疗器械。

在日本,卫生巾被归类为准医药品,受《医药品医疗器械等法》(旧称《药事法》)的监管,对卫生巾的制造销售批准标准、质量规格和材料标准有明确要求。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还制定了针对广告和包装的标准,旨在确保产品信息的透明和消费者的知情权。

眼下,国内的卫生巾品牌致力于卷高端产品线,卷明星代言,卷精致包装,却忽略了卫生巾的基本功能。包装越来越华丽,单价越来越贵,却连粘贴和防漏功能都做不好,依旧侧漏不止,依旧不粘内裤,完全忽视了卫生巾这种功能性较强的消费品的质量。

消费者“用脚投票”,要和“医”靠齐。11月18日,国内一家电商平台“医用卫生巾械字号”词条的搜索人气环比上涨3920%。11月21日,“医用级卫生巾搜索量飙升”话题冲上热搜榜。

然而,面对消费者如此激烈的态度,不少卫生巾品牌方的态度依旧暧昧,企图蒙混过关。

03

卫生巾行业的“塌房重建”,不仅是一个关乎产品质量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行业规范发展的严肃议题。

毕竟任谁也想不到,都2024年了,一个曾在舆论场严肃讨论“女性月经贫困”“高铁该不该提供卫生巾”的时代,眼下的厂商连生产一片让消费者安心的、满意的卫生巾都如此艰难。

卫生巾看似小小一片,它承载的不仅是女性的日常基本需求,更折射出了当下社会对品质、标准与女性权益的关注。

这两天,被热议的电影《好东西》的导演邵艺辉,在电影路演中提出“女性月经的被忽视”问题。她认为,无论是广告片中对于卫生巾包装的可爱、粉嫩的强调,还是用蓝色液体代替血液的红色,其实都是对女性月经的忽视,是不合理的。

这些思考在《好东西》里都有所呈现。她在电影里以一个轻松的基调向荧幕前的观众讲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世界上一半的人都在流血,而她们都需要卫生巾,她们的需求也应该被重视。

最近,正赶上卫生巾新国标的修订。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计划号为20241954-T-607的国家标准计划《卫生巾(护垫)》正在起草,项目周期16个月,下达日期为2024年6月28日。

目前,网友可以对现行标准进行信息反馈。对现状不满的消费者不妨在信息反馈中明确卫生巾吸水性、材质安全性等核心指标,让品牌方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无“漏”可钻。

“喊话雷军生产卫生巾”的调侃虽显荒诞,却是一个提醒,提醒企业关注女性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权益。

卫生巾的质量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态度问题,只有当行业回归本心,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推动市场的健康和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