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1000天,普京再划红线,明确用核武器六大条件,有三大变化


11月19日,是俄乌战争进入1000天的标志时刻,这一天俄乌之间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乌克兰第一次使用美国提供的远程导弹袭击了俄罗斯境内布良斯克地区的一个重要军火库。这里距离乌克兰边境130公里远。

就在几天前,美国媒体报道称,拜登政府授权泽连斯基这么做。但是出乎俄罗斯预料之外的是,他们没想到乌克兰人的效率这么高,立刻就用上了。

俄罗斯说乌克兰人发射了6枚导弹,俄军拦截了5枚,损坏了1枚。而路透社引述乌克兰的消息是,发射了6枚,俄罗斯只拦截了2枚。因此布良斯克的军火库冒起熊熊火焰,包括伊朗朝鲜等军火在内的武器化为乌有。

第二件事是普京签署了俄罗斯核武器最新理论并立即实施。

这显然是针对美国允许乌克兰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的威慑举措,因为里面提到了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6个条件,符合西方与乌克兰合作的现实。

这6个条件是——

如果收到敌人发射针对俄罗斯或其盟友领土的弹道导弹的可靠信息。

如果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俄罗斯或其盟友的领土,或用于袭击俄罗斯海外军事设施。

如果敌人对至关重要的俄罗斯政府或军事设施的影响可能会破坏报复性核打击能力。

如果使用常规武器的对俄罗斯或白俄罗斯侵略、对其主权和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

如果收到有关战机、巡航导弹、无人机、高超音速或其他飞行器跨越俄罗斯边境起飞或发射的可靠信息。

如果在核大国的参与或支持下,无核大国对俄罗斯的任何侵略都将被视为对俄罗斯的联合攻击。

这里面最重要的改动有三点:

一是过去的说法是,敌人将“俄罗斯国家的生存置于危险之中”,俄罗斯就要用核武器。而现在使用条件仅仅需要“对俄罗斯主权或领土完整的严重威胁”。

二是,第一次明确把白俄罗斯纳入俄罗斯的核保护伞之下。

三是,第一次把非核国家对俄罗斯领土的攻击当作核报复的理由。

其实全世界都知道俄罗斯核力量强大,但过去1000天来,普京和俄罗斯政府划了无数红线,西方统计称,提了核威慑不下200次,外界的判断是他们根本不敢使用核武器。如果打个乌克兰都要用核武器,反而证明自己能力不足。

一旦使用,就不是乌克兰反对的问题了,将损害包括盟友在内的全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