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游戏”重新渗入校园:有学生体验后晕倒,有学校收到教育部门提醒


极目新闻记者 谢茂

“我儿子这一次算是捡回了一条命。”湖南益阳一位家长在儿子玩被称为“梦回大唐”的“死亡游戏”后感叹。所谓“梦回大唐”是一种让人快速窒息的游戏。医生提醒,这一行为有高度的危险性。

11月7日,有学校老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有学生因模仿该游戏而短暂昏迷,处置及时幸无大碍,已向学生和家长作出提醒。不过该老师提出担忧,如果未来又流传其他具有危险性的游戏,该如何避免?

南通市公安局官网曾提醒(网页截图)

南通市公安局官网曾提醒(网页截图)

专家建议加强生命教育

记者注意到,四川教育电视台发布了关于“死亡游戏”的紧急提醒。2004年光明日报也曾对此刊文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揭露此类游戏的危害,严令禁止学生尝试这种游戏,同时密切关注学生业余生活。

极目新闻记者从四川泸州一所中学校长处获悉,目前该校尚未发生类似事件,不过教育部门已传达了关于此事的提醒,校方也已开展相关工作。四川成都一位小学教师也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已就“死亡游戏”的危害及相关情况,向学生和家长作出了提醒,如果有发现类似情况老师也会及时制止。

教育学者熊丙奇介绍,此类游戏能在校园中传播,一是要重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此类危险极大的游戏显然不可能是老师或者家长告知,大概率为网络传播;二是学生缺乏相应的生命健康教育,对“死亡游戏”的危险性认知不足。此外,学生也有社交的需求,可能会出于好奇、挑战或是从众而参与其中。

“对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学生而言,不可能让他们杜绝网络。”熊丙奇表示,网络平台和网络主管部门应当对此类有害信息的传播加强监管,老师和家长多加引导,增强孩子的辨别能力。校园和家庭都可以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游戏和社交需求,也可以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此外,可以通过家长的陪伴和学生参与体验式活动,让学生认知到这种行为对身心的伤害,从而自发拒绝。

熊丙奇说道,除了“窒息死亡游戏”,未来孩子还可能接触其他有危险性的游戏,都需要孩子能正确面对,这需要他们塑造对生命的正确认知,树立健康的人生观、生命观。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简单说教就能解决。这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长期的生命健康教育机制,让孩子参与除了学习之外的社会活动,让孩子有更多自主发展空间,从而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