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野猪捕猎:一个月目标300头但4天才抓8头,专家称难度大


10月20日晚上8时,西北老五护农队五名队员驱车前往猎捕片区,寻找野猪踪迹。在监察员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位于西吉县东部的马莲乡和什字乡。

无人机在山间起飞,上升到100多米的高空后俯视大地,希望能在黑暗中捕捉到那一个小小的亮点,锁定野猪位置。

20分钟后,因电量不足,无人机搜寻无果返回,队长祁明又换了一块电池,继续操纵起飞。一辆载有猎犬的皮卡和一辆越野,就这样在山间驾驶,跟随无人机前往下一个地点。

到了深夜十二点半,四周漆黑,月亮高悬,祁明尝试了在海拔2100米的地方、在水库附近、在山脚等野猪可能出现的地方搜寻,都没有结果。这一晚,西北老五护农队宣告失败。

微信图片_20241022154241.png

西北老五护农队的狗舍。图/九派新闻

【4】专家:“悬赏抓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其实,野猪泛滥的远不止西吉县一地。国家林草局的一份数据显示,我国28省有野猪分布,数量200万头,且很多省份数量过高,其中致害省份达26个。宁夏也并非首个奖励猎捕野猪的地区。此前,陕西、四川、安徽等地已有过奖励猎捕野猪的尝试。

野猪为何泛滥?如何看待政府组织捕猎这一举措?是否还有更好的治理办法?针对这些问题,九派新闻咨询了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赵序茅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胡慧建博士。

胡慧建表示,野猪泛滥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野猪自身繁殖能力强,一头母猪一年可繁殖20头以上小猪;当前生态系统完整性受到破坏,大型食肉动物如虎、豹等野猪天敌缺失,野猪种群发展不受控制。此外,当前保护力度加强,为野猪种群扩大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受多因素影响,民众控制野猪能力极大受限,反而助力野猪泛滥。

赵序茅补充道,猎杀野猪难度高的问题不容忽视。首先,猎杀野猪有技术上的难度,中国禁止枪支并且中国职业的猎户数量已经很少了,猎杀野猪并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到。虽然如今野猪已被移出“三有”动物,不受保护,但野猪多生活在保护区,这种情况下仍然无法进行猎杀。

野猪猎杀后的流通也是一个问题,野猪肉现在没有质检制度,且可能携带寄生虫。成立公司进行猎杀也需要考虑成本问题,猎杀野猪需要大量成本,很难盈利。此外,专门寻找野猪需要一定技术,中国不允许合法狩猎,只开出了少数允许狩猎的场地,虽然野猪是不受保护的,但也不能私自进行猎杀。

在赵序茅看来,“悬赏捕猪”的措施成本高、难度也高,“政府有组织猎杀野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最根本问题就是生态失衡”。

胡慧建表示,如果要有效控制野猪,要重新审视“不可食用野生动物”的规定,要合理考虑野生动物利用相关政策,加强科技手段支撑与应用,将私人猎杀与政府猎杀协同起来,同时要鼓励对野猪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防控成本,并为防控获取资金与动力。

九派新闻记者 武菲菲 李恺 实习记者 陈顺添 宁夏西吉报道

编辑 辜子旋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