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终究是个农民”


前天,来了一位朋友,闲聊之际,他突然极其认真地说道:“王健林终究是个农民。”此语一出,在场众人皆惊诧不已。毕竟,众所周知王健林乃是中国地产界的巨头,曾经的中国首富,并非农民出身,那缘何会有这般言论呢?

朋友笑着解释道:“中国音乐界顶尖的歌王曾宣称,刀郎的歌只配给农民听。而王健林在重要场合亲自演唱刀郎的歌曲,所以便能得出他终究是个农民的结论。”

经他这么一讲,大家方才明白其中缘由。尽管阿武对刀郎的歌也是钟爱有加,但对于歌坛之事确实知之甚少,故而不便过多置评,只是想剖析一下这当中的逻辑问题。

其一,前提观点存在错误和不合理性。

错误且荒诞的价值判断。将听音乐的人群依据职业或身份进行划分并加以贬低,这是极不恰当且有失客观的。音乐,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其价值和影响力应立足于音乐本身的艺术品质、情感表达等层面,而非依据听众的身份来评断。这种说辞,不单深深伤害了广大农民群体,更是背离了音乐艺术的本真和精神。譬如,《诗经》中的“风”乃是早期劳动人民缔造出的文化珍宝,劳动人民于质朴勤劳的生活中创造出了无尽的精神财富。怎能因听众的身份而否定音乐的价值呢?

片面且狭隘的评价标准。仅因个人的审美偏好或所谓的“音乐性”标准就全盘否定刀郎的音乐,这是极不公正的。刀郎的歌曲独具风格与魅力,他的音乐能够引发众多听众的情感共鸣,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这本身就有力地证明了其音乐具备一定的价值和影响力。况且,音乐的审美本就多元,不同的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必然有所差异,断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音乐作品。

其次,从“王健林演唱刀郎的歌”得出“他终究还是个农民”的推理是荒谬绝伦的。

错误的因果关联。王健林演唱刀郎的歌,仅仅是因为他个人对刀郎音乐的喜爱与欣赏,这与他的身份和职业毫无必然联系。一个人钟情于某一种音乐风格,或许是因为这种音乐能够触动他的心灵深处、引发他强烈的共鸣,亦或是因为他对这种音乐的创作和表达抱有深深的认同。这全然是基于个人的音乐品味和审美观念,绝非由其身份所决定。

对身份的错误定义。将喜欢刀郎的歌与农民身份划等号,这是极不合理的。农民,是一种职业身份,而喜欢音乐则是一种个人爱好和文化追求,二者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因果关联。绝不能只因一个人喜欢某种类型的音乐,就将其归入某一种职业身份,这种推理无疑是对人的身份和职业的错误解读与不恰当归类。

综上所述,朋友的这番言论在逻辑上存在严重纰漏。由于其盲目地信奉了歌王的所谓权威,将其不当观点作为思考依据,后续的推理更是荒诞不经、难以成立。我们应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欣赏和评价音乐,坚决避免使用不当的言论和错误的逻辑来评判音乐作品和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