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劲扬,金融组合拳下的复苏之路


中美利差收窄、企业结汇潮涌,两者互为表里,形成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的螺旋。中长期维度下,中美两国经济预期变化所带动的跨境资金流动,使人民币汇率呈现涨跌双向波动

文|《财经》记者 康恺

随着重要节点的逐个突破,人民币汇率所泛起的涟漪逐轮扩大。

“今天上午,我进交易室就跟打仗一样,因为人民币汇率终于升破关键点位了。我们对此早有预感,真正破位只需要一瞬。”9月25日,常驻上海的外汇交易员丽莎开始坚定地布局人民币的多头头寸。

她对《财经》说,“预计这波升值周期还将持续。”

9月25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7.0关口,最高触及6.9993,为去年5月以来首次触达这一高点。当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升167点,与中间价均创逾16个月新高。拉长时间来看,近三个月,人民币汇率上升近4%。

汇丰投资银行债务资本市场联席亚太区主管金南耀表示,上述举动有助为将来发行年期较长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建立重要基准。同时,来自债券通南向通及离岸投资者的认购反应热烈,也反映投资者对深圳政府的信用评级及其推动ESG发展承诺的信心。

9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香港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为点心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上半年,香港的点心债发行量达4657亿元,同比增加28%,延续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点心债是指在香港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主流的点心债投资渠道包括“南向通”、QDII、RQDII等。

但在袁泉看来,未来海外人民币的使用场景仍需进一步拓宽,这背后就需要增加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品种。

“比如,未来企业想做人民币信用证再贴现,如果可以成功管理融资成本,外贸企业就能更大胆地用人民币的国际贸易融资。”他说。

近年来,人民币计价产品不断扩容。2023年,香港交易所正式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近期该机构正筹备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产品。

未来中资出海企业和外资企业是否在支付结算、计价、投融资领域使用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从中国因素来看,需关注在中国央行推出“组合拳”之后,中国国内基本面如何企稳。

汪涛建议,本轮政策出台后,未来几个月政策仍有必要进一步加码。为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政府和央行需大幅增加资金支持,并降低资金成本。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扩容“白名单”机制支持保交楼。不仅如此,也有必要加快国债发行节奏和资金拨付节奏,并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地方隐性债务管控等方式支持地方政府。未来几个月,预计政府还会出台更为有效的财政支持措施。

从外部因素来看,则要关注美联储降息节奏。该机构发布的季度预测显示,略高于半数的官员预计在11月和12月的会议上将分别降息至少25个基点。

“为防止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未来五个季度,美联储或将降息约150个基点。”科恩说。

不过,瑞穗银行亚洲首席外汇策略师张建泰对《财经》提醒道,美联储降息固然利好人民币汇率,但中美利差未见明显逆转,叠加美国总统选举或带来不利因素,预期短期内人民币升值通道也将遇阻。

(《财经》记者唐郡、陈洪杰对此文亦有贡献;应采访对象要求,丽莎为化名;作者为《财经》记者;本文刊于2024年9月30日出版的《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