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银行职员干起,当选日本新首相
当地时间10月1日,日本自民党新总裁石破茂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进行的首相指名选举中,均获得超过半数选票,正式当选日本首相。
2024年4月10日,时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举行联合记者会。(中新社)
在外交政策上,岸田政府依旧沿袭了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外交路线,甚至在卸任前的最后一次出访都选择了美国,也是在强调其在日美关系上“有所作为”。
但吕耀东认为,岸田在外交方面“没什么亮点”,“无论是‘美日印澳’四方机制,抑或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都是在安倍时期就基本设定好的政策,岸田只是在安倍和菅义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落实而已。”
此外,岸田任内曾三度参加北约峰会,并在立陶宛峰会期间提议在东京设立北约办事处,尽管最终未能成型,但岸田又多次呼吁北约国家要关注东亚地区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乌克兰危机东亚化”的观点。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破坏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对于岸田来讲,任内唯一有实质性进展的工作,应该就是加速了日本政治的右倾化。”吕耀东表示。
2022年底以来,日本的国家安保战略经历了重大修改,岸田政府还以“周边安全环境变化”为借口,明确提出要增强反击能力,并计划购买进攻性武器。而且,从2023年到2027年,日本的防卫预算将突破GDP的20%。
吕耀东认为,岸田制定的一系列长期政策,实际上是在防务政策上逐步突破“专守防卫”,并且为其继任者铺路,今后的日本政府将继续沿袭这一方向,甚至可能更加激进。
“走马灯式换相”又要来了?
随着自民党派阀体系的逐步解体,“后岸田时代”会否再次陷入“走马灯式换相”的局面,已成为日本政坛的一大隐忧。
2023年11月自民党突然被曝出“黑金丑闻”,严重损害了选民对该党的信任。所谓“黑金丑闻”,是指自民党多个派阀有通过向国会议员分配政治筹款派对券的销售任务,对于超出销售目标的部分,所得资金会以“回扣”形式返还议员,这部分资金不会记录在派阀的收支报告和议员的政治资金收支报告中,由此形成不受监管的秘密资金。
这一丑闻的负面影响延宕至今,也让岸田的支持率长时间处于30%以下的“危险水域”,直至他宣布不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
由“黑金丑闻”引发的一系列政治震荡,还直接导致包括自民党内最大派别安倍派在内的多个派系解散。
“黑金丑闻对自民党产生的深远影响,将不仅限于岸田任内。”在吕耀东看来,多个派阀解散,对以派阀政治为基础的自民党造成了重大冲击,刚刚结束的这次总裁选举中,多达9名候选人的出现,也显示出派阀解散后,自民党内各政治集团的松散状态。
吕耀东认为,从制度上看,虽然岸田任内实施了部分政治改革,但并不彻底,黑金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未得到解决,这样的情况也引发了外界对日本未来政治走向不确定性的担忧。
有分析称,今后自民党内的派阀分化组合可能会愈演愈烈,甚至可能成为自民党走向分裂的隐忧。同时,原本稳健的政策路线讨论也将变得困难,再次回到第二次安倍政权之前“五年六相”那种混乱时期,也不足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