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4次,合肥这一地为何地震多发?
9月18日晚上,地震发生后合肥瑶海区一小区居民下楼避险。受访者供图
何故四次?
9月18日晚,安徽省地震局发布通报指出,中国地震局组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安徽省地震局、浙江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等单位联合会商,认为原震区近几日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合肥在郯庐断裂带南部,有突出的构造背景。合肥肥东县梁园镇为何发生多次地震?18日晚,安徽省地震局、安徽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召开“肥东4.7级地震新闻发布会”上,安徽地震台台长刘泽民回应了这一社会关切问题。
刘泽民表示,安徽地区受太平洋、印度板块的共同作用,受东西向的挤压,很容易导致北东向、北西向的断裂,而肥东梁园处于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和近东西向的肥东断裂的交接地,在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下,造成该处容易出现中小地震的频发。合肥地震目前处于多次地震的状态,表现为中等地震的反复活动,目前的情况更类似于震群型地震。(记者注:在地震学中,一个特定小区域在较短时间内频繁发生中小地震的情况被称为震群活动)
新闻发布会上,刘泽民还介绍,今年2月24日,肥东发生3.5级地震后,安徽省地震局在该处架设了3台流动应急地震监测仪器,整个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能达到零级(无感地震)水平,截至目前,已经监测发生100多次无感地震。安徽省地震部门将继续关注,如果有新的余震等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原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地震专家罗奇峰接受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历史地震资料,这一区域出现4级左右地震并不奇怪,“中国地震局根据该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进行地震区划,合肥属地震烈度为7度的设防区,小震对一般土木建筑结构没有破坏性影响。由于今年已连续发生4次3级以上有感地震,是不是又活跃起来,这一问题会引起地震局重视,他们会加强观测与会商。”
“地震有群发特征,类型有前震主震型、主震余震型,还有一种群震型。可以肯定的是,发生一次地震,就会释放一部分积蓄的能量。地震短临预报很难,但长期预报可信,根据就是历史地震活动性和地质构造情况。中国地震局也是主要根据历史地震活动性和地质构造情况确定各地抗震设防标准。”
罗奇峰强调,要做好抗震设防、宣传普及防震抗震和应急处置的知识,公众尤其注意要对信息进行鉴别,不要听信谣言,“有历史教训,一次错误信息的传播带来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比一次真实的中小地震还大。”
(文内严彦、余非为化名。本报记者冯蕊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