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被美国视为“强大对手”,如何应对?金一南解读
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最近发布报告,再次鼓噪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声称美国目前面临自1945年以来最严重、最具挑战性的威胁,而其中首要的威胁来自中国。报告强调,如果美国不做出重大改变,力量平衡将继续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大投入、寻求改变“迫在眉睫”。那么,美国这份报告释放的哪些信号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和警惕?
资料图:疑似于当地时间2023年8月19日遭乌军无人机袭击摧毁的俄军图-22M3轰炸机(来源:环球网)
李悦:
总体来说,这份报告充满了冷战思维,妄图用冷战经验继续捍卫美国霸权,但是这份报告是否能落地仍然要打一个问号。因为有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过去二十年美国在海外的军事行动非常不满,不赞同美国政府再把大量资源投入军工产业,而是希望政客将注意力放到提振美国经济上来。所以有舆论认为,这份报告的内容更像是军工复合体和政治代理人关起门来的一场狂欢,对美国社会、公众及政界的影响将十分有限。一南教授,您认为这份报告有实施的可能吗?
金一南: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发布的这个报告,虽然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性,但是真正落实下去,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在俄乌冲突之前,许多国家的军队大都习惯于传统作战模式,但随着俄乌冲突中无人装备的大量应用,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作战样式、作战理念,这就有了一个从传统作战模式到非传统作战模式的转变,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美国现在急于推动这种转变。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认为,如果再不抓紧进行转变,报告中所提到的危险就将成为现实,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军队未来与中国军队在西太地区发生冲突,美国对于在冲突中取胜并不抱有信心。所以从这个报告里可以看出,美国当前充满了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也是推动他进行战略调整的动力。而对于美国的战略调整,我们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