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会议在华裁掉千人,美企计算机巨头怎么了?
► 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
步入中国市场的第40年,被称为“蓝色巨人”的美国计算机巨头IBM以一个极为“魔幻”的方式,宣布结束IBM在中国的研发业务,1000多名中国员工被波及。
据港媒《南华早报》、美媒《华尔街日报》等27日报道,本周一,IBM高层原定就关闭业务进行半小时的会议,在仅持续3分钟宣布裁员决定后便戛然而止,没有留出任何提问空间,让特地冒着大雨赶到IBM北京办公室参会寻求说法和解决方案的中国员工大为失望,更有不少人感到愤怒乃至羞辱感。
与此同时,又有不和谐声音借机鼓噪所谓“外资撤出中国”。不过,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此指出,在中国同类竞争对手太多,自己又缺乏绝对技术壁垒优势,是IBM关闭中国研发部门的最主要原因。
“裁撤研发机构可能不怪任何人,只是一家企业老了,这家企业在科技领域活得太久了”,他表示。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视觉中国
不过IBM仍然重申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就在8月22日举行的一场IBM中国企业级AI论坛上,IBM亚太区总经理德克斯(Hans Dekkers)表示:“今年是IBM进入中国市场的第40年。我们希望在未来的4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继续扎根中国。”IBM中国管理层也强调中国市场仍有巨大的机会,尤其是在于企业级AI领域。
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IBM关闭中国研发部门,原因有且只有一个——在中国同类竞争对手太多,IBM缺乏绝对的技术壁垒优势。
他对封面新闻表示,虽然IBM宣称关闭相关业务是用AI取代人力,提高企业效率,但从今年二季度数据来看,IBM营收仅仅增长2%,固定汇率算仅仅为4%,“在科技企业中,你很少见到如此没有火气的业绩表现。所以,有可能研发机构裁撤不怪任何人,只是一家企业老了,这家企业在科技领域活得太久了。”
对于有杂音借机唱衰中国外资投资,盘和林在一篇评论文中反驳道,所谓“IBM全面撤离中国”是一种危言耸听,IBM此次裁员只是其全球业务调整的一部分。自2020年新CEO上任后,该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多轮裁员,此次裁员显然不是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行动。IBM在中国依然保留着大量的分公司和业务,在华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
《华夏时报》也援引专家说法分析称,近些年,IBM在中国市场的能力和服务优势其实已经被本土IT企业逐步取代,其先发优势到了一定瓶颈期,这是目前这家公司遇到的最大问题。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在中国过去这40多年的发展中,外企先进的IT技术的确占到巨大的先发优势,但最近十几年,中国IT领域的发展尤为迅速,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提升,而不少外企却固守在过去的逻辑思维和技术水平上缓慢前行,无法适应变化中的中国企业的需求,只能选择收缩业务或者退出,这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北京商报引述专家分析指出,对于IBM这种习惯于服务政府、银行等大型机构的龙头,“放低身段”挖掘细分群体“赚辛苦钱”,并非易事。产业观察家洪仕宾也提到,在现今各家技术差距已经不再明显的情况下,市场整体的打法、逻辑早已改变,所谓“得客户者得天下”,关键在于竞争谁的生态覆盖面更广。
一些外媒则猜测,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可能也给在中国从事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研究的美国公司的商业前景蒙上了阴影。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中国设立大型研究团队可能会使IBM获得美国政府合同变得困难,美国政府是IBM的主要客户。
《华尔街日报》还提到,自2010年以来,为了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性和安全性,中国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接连发起“去IOE”(在IT架构中去除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尤其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棱镜门”爆料人爱德华·斯诺登在2013年揭露美国当局曾入侵中国的移动通信和企业网络,更加速了这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