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合并梦,该醒了
文丨西部君
最近,西安某自媒体发布的关于一位外地女孩,死在出租公寓的文章,引发了轩然大波。
随着舆论聚焦和媒体报道跟进,这篇文章中的诸多细节,被发现与真实情况多有出入。
其中,关于事发地点,开始文章透露的为“西安”,后来回应中变成了“周边市县”,最终媒体查证确认,其实位于咸阳市秦都区。
这个细节颇为耐人寻味。
一方面,最初文章强调地点为西安,或可能确实是出于房东个人生活习惯,也或许是因为突出在西安这样的特大城市,有利于引起更多的关注。
另一方面,这种将咸阳视为西安的惯性操作,之于这两座城市的关系看,又未尝不具有一丝隐喻意味。
在过去的20多年里,“西咸合并”在各个层面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和关注。再加之西安的机场也被冠名为“咸阳”,这让很多人都对两座城市的关系产生了一些误会,或是习惯性的“想象”。
甚至,今天在网络上,还可以看到诸如“咸阳到底是不是西安的一个区”之类的提问。
然而,随着“西咸合并”在政策上彻底翻篇,是该给这座在过去20多年里,一直隐藏在“西咸合并”叙事里的城市,一个该有的独立名分了。
相应的,西安,同样要从“合并”梦中,醒过来了。
01
去年,西部君就分析过,备受瞩目的“西咸合并”已经正式宣告翻篇。这一判断,主要源自两个标志。
一是,陕西层面召开的西安高质量发展和西安—咸阳一体化工作专题会议明确强调:
要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更好发挥西安领头作用、咸阳主体作用、西咸新区纽带作用。
很明显,这里是把西安、咸阳、西咸新区分别作为三个单独的主体提出。这意味着,西安—咸阳一体化,是两座城市平等“对接”,而不是合并为一个“大西安”。
而对当下遭遇压力的西安来说,也需要尽快走出过去对某种“合并”想象的依赖,坚定新的发展路径了。
如何与都市圈内部城市确立好产业分工,形成新的竞合关系,在协作中实现共赢,如何从过去对规模的追求,转向“强身健体”,都是西安需要直面的任务。
当然,这也包括一些人对西咸合并的“执念”,也该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