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粉丝,偶像无需你与全世界为敌


采写/李言 罗一

编辑/刘汨

日益壮大的乒乓球粉丝群体

日益壮大的乒乓球粉丝群体

边界在哪里

一位孙颖莎的支持者向深一度辩解,可能有些粉丝确实有一套饭圈的思维,“但我们花费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只是因为喜欢孙颖莎,来给她加油的人多就也变成了一种错误?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暴力,这种就是非黑即白的思维,难道支持陈梦就不是一种饭圈吗?”

在宋齐的理解中,极端的饭圈行为包括“拉踩、辱骂、追私”。在眼下的舆论风波中,开始有人因为自己是某位运动员的粉丝、担心被归类为“饭圈”,考虑不再去现场观看比赛。“饭圈”正在成为一个被舆论广泛攻击的贬义词。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对深一度表示,“饭圈文化是一个中性词,不宜对其妖魔化,要抵制的是饭圈乱象,而不是抵制整个饭圈文化。体育界跟饭圈是很难割离的。我们反感饭圈给体育界带来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与丑陋,但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饭圈仍然是刺激消费的一支重要力量。”

赛场上加油与否、需不需要应援、赛场礼仪都是边界,邹振东表示,对于大多数愿意遵循边界的机构与个人,管理与规范最要紧的不是边界的制定,而是边界感的输出,“他们不是有意而越界,他们往往是不懂而跨线。不仅要给饭圈画圈为界,设计一系列的规则的边界,更重要的是要让边界感成为他们的自觉。”

巴黎奥运会男单冠军樊振东,可能是国乒中最早引导粉丝的人。2021年9月,乒乓球从广州出发前往西安参加全运会,对他近距离怼脸狂拍。当天,樊振东通过球迷会的微博发声:“赛场之外我是普通人,跟每个普通人一样需要私人空间。”

一个月后,樊振东专门针对饭圈发表长文。“一些‘饭圈’化的表达方式并不适合咱们这里,请大家只关注赛场,这是我作为运动员的心声。”2022年大年初一,樊振东在给网友拜年时,再次提到不要饭圈化言行,“无论线上线下,再次请求球迷们,不以为我好之名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跟我一起共同抵制任何形式的饭圈化言行。”

邹振东表示,“对偶像的个人崇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排他、对立、拉踩就会成为乱象,也要鼓励运动员对其粉丝进行引导,输出这种边界感。”

社科院研究员孟威曾研究过粉丝背后的利益链条,她认为,各种越界的“饭圈”追星行为只是表象,背后是庞大的偶像产业市场,涉及经纪公司、社交平台、“职粉”(职业的粉丝组织者)、“粉头”乃至水军、代拍等多个利益链条。“职粉”“粉头”往往和明星经纪公司联系密切,在打榜投票或者造势控评等活动中得到授意,对粉丝进行号召,这类不恰当的引导将资本逻辑美化为粉丝对偶像的“爱与支持”。

邹振东用一个比喻描述了这种因爱而走向极端的现象,“没有边界的东西,就会产生恐惧。而恐惧是会传染的,每一个粉丝都要切记,不要让‘可爱’变成‘可怕’。可以让自己一点一滴的爱,汇流成河,但爱的河流不能决堤,不能让自己无私的爱,变成泛滥成灾的洪水。”

国乒也渐渐筑起堤坝,8月17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发布声明,坚决支持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乒协明确表示,对中国乒乓球队或其成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等行为,“将依法收集证据,并追究相关组织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些更严厉的惩治措施已经开始,8月15日,公安部公布了4起打击整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包括诋毁、辱骂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信息,以及流传很广的“五问陈梦”发起人。

在巴黎奥运会女团决赛现场,程橙感觉到了一种微妙的变化。孙颖莎丢分时,身边还是有人抱怨,是陈梦在女单决赛中暴露了孙颖莎的打法。但在颁奖仪式时,全场响起了整齐一致的“中国队加油”,“神奇的是,包括一些举着CP手幅的人,颁奖时也不乱喊了。”看着领奖台上队员们开心的样子,程橙背后一个60多岁的阿姨感慨,“三个运动员关系这么好,这些粉丝在这里吵来吵去的。”

程橙希望,有一天,场内场外的氛围都可以回归正常,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们,去纯粹地享受运动员的每一次挥拍。就像女团决赛的转播镜头,停留在一张加油卡片上好几秒钟,上面是女单决赛时陈梦和孙颖莎拥抱的照片,配文写着“是对手,更是队友”。

(文中受访者,除邹振东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