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杭州外卖小哥给保安下跪?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保有温情
8月13日凌晨,杭州警方通报“外卖员下跪事件”。
内容主要有两点。
第一 事件起因。男性骑手王某某送餐过程中不慎将园区栏杆踩歪,被保安拦下后,因担心延误其他订单而下跪,此举引发现场人员聚集。
第二,处置情况。辖区派出所及时出警,并依法对涉事人员进行调查。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理。
外卖小哥、保安、下跪……,这些关键词立即引发舆论关注。毕竟,类似事情时有发生;毕竟,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
更重要的,是在追求效率的外卖快递、网约车等行业中,如何对从业人员保有最基本的温情和尊重?
普通的治安纠纷,为何引发了轩然大波?
杭州警方的警情通报,明确澄清了一个谣言。即,下跪之人并非之前网传的18岁兼职外卖员的女大学生。
这个澄清,可谓及时。
毕竟,下跪事件之后,这则谣言对于网络舆情起到了较大推波助澜的作用。欺负一名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更是让不少网友口诛笔伐。
当然,警方通报中,并未通报保安在拦阻过程中,是否有态度恶劣或涉嫌违法的情况。这要等调查结果出炉才能知晓。不过,整件事的脉络已基本厘清。
外卖员情急之下下跪,自然让人痛心。但这终究只是一件普通的治安纠纷。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原因有二。第一,一些谣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外卖员在送餐“最后一公里”遇到的一些难题,甚至遭遇到不公正待遇,让不少网友心有戚戚。
配送“最后一公里”为何成了难题?
工作之中,不少外卖小哥面临“门难进、车难停”等问题,业主服务与“物业家规”的矛盾也时有显露,一些外卖小哥与保安之间甚至发生了冲突。
为何会出现这些难题?一方面,一些小区物业限制外卖骑手出入,有为了业主安全的考虑,当然也不能排除个别物业为了自己免责的考量。同时,少数外卖员难免存在横冲直撞、无视交规,不顾社区规则的情况,这也让这个群体容易受到物业单位的针对。欲速则不达,外卖骑手在人多的地方慢一点,社区才能打开方便之门。
在骑手群体越发壮大的当下,为调节这“最后一公里”矛盾,平台担负起应有之责就显得非常必要。
平台应与各地社区、物业公司主动沟通外卖小哥的出入问题,设定好标准。在配送时长的算法设置上,平台也应更加人性化,以确保外卖配送人员和顾客双方的利益。在出现问题后,如何让外卖小哥能有合理、快捷、妥善的处理渠道,而不至于需要通过下跪的方式来挽救后续订单时长,正是平台自身需要不断改进之处。
当下,有关部门出台外卖配送相关规范也符合目前公众的期待。
近日北京、上海、长沙等全国多地已陆续开始落地“骑手友好社区”“骑手友好校园”等,要为外卖骑手设置通行机制、划定专用停车区、设置小区地图等。广州更是要求平台要按照最高速度25km/h守法行驶可完成配送任务的标准,设定配送时限、路线。这些措施,有望从源头上避免骑手“玩命”求快,解决外卖小哥与保安们之间的矛盾。
最后,正如杭州警方通报里所说:炎炎夏日,大家遇事都应该保持冷静、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这不仅是说给保安人员和外卖小哥听,也是说给所有的网友听。时刻保持冷静、理性,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相互理解,多想办法解决问题,“惊天一跪”这样充满戾气的热搜话题也会减少很多。
也只有各方一起努力,才谈得上追求效率的同时,保留下最基本的尊重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