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3个因素加大救援难度,提请省应急厅紧急调派4架直升机


8月2日,郴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资兴市受“格美”台风影响受灾救灾情况。

新华社记者提问:这几天我们从采访中了解到,这次救援难度确实很大,请问曹忠生局长,这次救援工作主要难在哪里?面对这种极端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哪些进展?

郴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曹忠生答记者问:感谢这位记者的关注,这次抢险救援难度确实很大:一个是灾害异常严重。强降雨导致山洪、滑坡、坍塌多点爆发,道路、电力、通讯损毁严重,大型救援设备和救援力量进入受阻,部分地区救援人员只能徒步进入,一些救援物资、设备只能靠空投。

二个是地形条件复杂。郴州属于典型的山区,山高林密路陡,地形错综复杂,这次受灾严重的八面山瑶族乡位于八面山深处,全乡人口居住十分分散,又增加了救援难度。

三个是次生灾害风险高。当地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公路沿线高边陡坡隐患不少,抢险救援队伍既要保证工作进度,又要保护自身的个人安全,更要防止次生灾害发生,难度可想而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搜救被困人员。省市应急部门调配专业救援队伍34支,专业救援力量986人,80余架搜救无人机,空地协同、多路挺进。

二是全面排查受灾人员。我们发挥基层组织体系作用,组织乡镇、村组干部逐村逐户摸排受灾情况,转移安置受灾群众6565人。

三是构筑空中救援通道。提请省应急厅紧急调派4架直升机,累计飞行335架次,空投物资97吨,转移伤员患者和孕产妇118人。

四是加快抢通电力道路通信。协调各类专兼职救援力量全力以赴抢修道路,修复受损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时协调翼龙无人机飞抵资兴进行通信保障。

五是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采取车运、人背、空投等方式,累计发送物资300吨,切实保障灾区基本生活需要。

潇湘晨报记者邬成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