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奥运”今夜登场,塞纳河上的开幕式放大招
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
马克龙为何仍对奥运如此积极
日落时分,约160艘船搭载着1万余名全球最顶尖的运动员,由东向西穿过举世闻名的塞纳河,在夕阳的余晖及两岸历史建筑的倒影间,经过巴黎圣母院和卢浮宫,最终抵达埃菲尔铁塔对面的特罗卡德罗广场,完成法国总统马克龙口中“展现美丽、艺术、体育和我们价值观的庆典”。当地时间7月26日晚,时隔百年后,又一届“法式奥运”在巴黎隆重登场。
7月22日,“奥林匹克休战墙”在巴黎奥运村揭幕,参赛的206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及难民代表团的数百名运动员代表向世界发出呼吁——“给和平一个机会”。摄影/本刊记者 富田
其他一些单项体育组织则采取拖延的办法。国际足联7月20日将原本定于当天做出的涉及巴以问题的裁决日期推迟到奥运会结束之后,以色列足球队因此得以参加巴黎奥运会。26位法国国会议员呼吁国际奥委会对以色列实施制裁,但马克龙并未就此发声。
拉朱布预言,以色列的参与将给巴黎奥运会带来“政治负担、安全负担和道德负担”。博尼法斯表示,国际奥委会目前尚能为自己的决定辩护,因为对俄罗斯奥委会的制裁还涉及违反兴奋剂规定等其他情况。但巴赫已经明确表示过,制裁也是因为俄罗斯“违反了奥林匹克休战”。那么,如果以色列在奥运期间没有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国际奥委会会援引同样的理由,禁止以色列运动员以国家名义参加下一届奥运会吗?
所有受访专家的回答都是:不会。查德维克指出,如果国际奥委会在以色列问题上采取公开立场,那它将不可避免地要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冲突局势和人道灾难中采取立场。这也不利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回归奥运会。
查德维克认为,国际奥委会最终努力的方向还是弥合与团结,“俄罗斯已经开始主办金砖国家运动会。国际奥委会需要找到一条中间道路,在东西方之间或全球南方和全球北方之间进行调解和调停,否则很有可能出现更多竞争性的体育赛事和组织”。
罗伊森则指出,巴黎奥运会在战火中开幕,并非马克龙或国际奥委会的错误。他说,奥运会“不是童话故事”。冷战时期,奥运会曾是一种独一无二的途径,人们通过奥运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国际奥委会原副主席庞德曾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他参加1960 年奥运会时,正是冷战高潮,“我们脑海中的苏联人是二维的。但当我们看到前苏联的游泳运动员像我们一样努力练习,在比赛中和我们一样紧张,我们能意识到他们是与我们一样的人”。
然而,当马克龙与巴赫试图在今天新的冲突时代重新发掘奥运会的价值时,他们发现,今天的时代并非“回到冷战”,奥运会这样的平台不再被视为不同寻常、承担独特使命,而是成为“充满压力的现实世界的一段快乐插曲”。
发于2024.7.29总第1150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马克龙的“奥运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