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年轻人流行把超市当食堂


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大厂程序员小哲,最近每天被楼下超市“硬控”30分钟,有时甚至一天逛两次。

为的其实是超市里热乎乎的“便宜快餐”——一顿新鲜的饭菜少则13块,贵点的也不到20元。

当下,永辉、物美、盒马等超市们,正在以“快餐”的方式杀进餐饮圈,把逐年流失的年轻消费者们重新拽回来。

超市盯上打工人的胃

在国人眼里,即便日常生活中所有的食材都可以在超市买到,但超市向来只是原料的集散地,而非一个可以坐下来用餐的场合。

不过,超市们正在扭转这种看法,而且冲在前面的还数那些“传统大卖场”:

最早大概始于永辉超市,2024年初,其在福州的部分门店推出了“永辉食堂”,菜品论份售卖,素菜每份1-3元,半荤菜每份6元,纯荤菜则在8-16元之间,汤品则可能更贵,比如鲍鱼排骨汤售价18元。

另一家门店集中在北方的大型连锁超市物美也不甘落后,在今年6月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门店开出了第一家“物美大食堂”,截至目前共有海淀中关村及通州半壁店两家门店运营大食堂项目。

物美大食堂快餐屈博洋摄

物美大食堂快餐屈博洋摄

“专业的餐饮品牌在口味、品控、设计上有非常高的标准,超市想要和餐饮品牌卷,并不会顺水推舟随便做一做就能成功。”赖阳说。

在商超做餐饮上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日本便利店711曾经推出过全民畅销的红豆饭,但起初刚上市的时候口碑并不好,做出来并不是家里的味道。后来研发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好吃的红豆饭不能用水煮,需要靠蒸才能实现,因此改变了生产线,才造就了经典。这背后都是不菲的人力和财力投入。

据了解,此次物美大食堂专门选择了拥有做社区食堂经验的“莎莎供应链”作为合作方,好处是对方更懂餐饮,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物美本身的供应链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长此以往可能会对餐饮利润造成影响。

许丽娜提到,现阶段只有两家门店在营,因此利润比较低,未来会拓展更多的门店,比如今年的目标是年底前在北京开设20家物美大食堂。靠走量才能降低成本,从而在打性价比的同时也能带动盈利。

当然,还有一部分挑战来自于超市本身的业态。以物美超市为例,不少超市业态包含了外租区的快餐品牌入驻,逛完物美出来吃一顿米村拌饭、田老师红烧肉或者麻辣烫,已经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当快餐进入物美超市内部之后,这些原本相辅相成的业态便成为了竞争的业态,消费者面临着二选一的问题。

在赖阳看来,超市把快餐做起来,最终使得外租区的快餐门店纷纷退租,这对超市而言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

“引入餐饮,并不仅仅是引入餐饮这么简单,超市需要做的是重新规划它的业态,让它成为社区的生活方式中心。当然这是后话,当务之急,看的还是超市能不能竞争得过专业的餐饮品牌。”赖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