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起,新冠疫苗不再免费接种?
医保基金不再支付新冠病毒疫苗和接种费用。
撰文 | 凌骏
持续3年多的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即将宣告结束。
近日全国多家医院纷纷发布通告,接上级部门通知,7月15日起将新冠疫苗调整为自费接种。昨日(9日),上海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医学界”,也已收到疾控部门最新通知,新冠疫苗接种自本月15日起不再免费。
较早发布相关通知的是四川省彭州市天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社卫中心在7月5日发文称将提供最后一次免费接种服务。随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分院、福州鼓楼区洪山镇社卫中心、山东禹城等也陆续发布相关消息。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分院在通知中称:
“接市疾控通知:综合考虑目前新冠疫情形势、人群免疫水平、疫苗接种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自2024年7月15日起将新冠病毒疫苗由免费接种政策调整为自费接种,医保基金不再支付新冠病毒疫苗和接种费用,各级财政也相应不再就新冠病毒疫苗和接种费用对医保基金给予补助。”
自2020年底我国首次批准新冠灭活疫苗附条件上市以来,本土新冠疫苗已历经几轮更新。国内最新一代新冠疫苗针对的是XBB毒株,技术路线包括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在2023年投入使用。
而除了未完成基础免疫接种,且未感染过新冠的人群,新冠灭活疫苗已被排除在接种方案之列。今年年初多家媒体报道,科兴公司灭活新冠疫苗已全部停产,且公司已无新冠疫苗产品销售。
目前,关于今年秋冬季的新冠疫苗接种计划,我国暂未发布最新通知。2023年8月1日发布的《关于印发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将对老年人群,或者18-59岁患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高风险人群实施针对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2023年年底,JN.1毒株逐步取代XBB,成为全球主要新冠流行株,国家疾控局发文提示称,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含有XBB.1.5成分的新冠病毒疫苗仍对JN.1变异株有效。
今年5月14日,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构成比排在前三位的为JN.1、JN.1.16和JN.1.4。
今年秋冬还打不打新冠疫苗?
根据WHO的新冠监测数据,目前全球的新冠感染和死亡病例,处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来的历史相对低点。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一项对今年年初住院情况的分析发现,新冠病毒的致死率仍然高于季节性流感。
6月27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更新新冠疫苗接种提示,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的美国人应该及时在今年秋冬季接种新冠疫苗,以防止新冠病毒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根据美国CDC专家组公布的数据,去年秋冬季,每个年龄段中因感染新冠而住院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没有接种疫苗。
而由于婴儿没有资格接种新冠疫苗,专家组表示,“孕妇接种疫苗至关重要,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孩子,直到他们长大可以接种疫苗为止。”
疫苗类型方面,美国将取消针对XBB毒株的新冠疫苗,取而代之的是针对JN.1、KP.2,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新一代”新冠疫苗。KP.2是JN.1变异株的第三代亚分支,今年年初起逐步在全球流行。根据美国CDC数据,3月时KP.2仅占检出毒株的1%,但近期其检出率已飙升至24.5%,成为美国的主要流行株。
截至6月15日的一周内,与前一周相比,美国部分医院上报的与新冠相关的急诊就诊人数增加了近15%,死亡人数增加了近17%。
但与专家组建议相反的是,目前全年龄段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意愿均在降低。以风险最大的65岁以上老年人为例,其占到了感染住院后死亡的82%,但去年秋天,只有40%的美国老年人接种了新冠疫苗。
一项针对不愿接种新冠疫苗人群的调查研究显示,他们的主要顾虑包括疫苗作用、副作用不明,或不信任政府和药企。美国CDC表示,新冠疫苗仅与四种罕见严重的副作用有关,但已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就他们所称的疫苗副作用提出了索赔。
疫苗价格同样是专家组成员讨论的重点。目前美国的《平价医疗法案》要求联邦医疗保险和相关保险公司,应承担咨询委员会推荐疫苗的费用。另一项补充计划则将向保险不足或没有保险的美国人提供疫苗,该计划将于八月结束。
但专家组成员表示,除非疫苗价格下降,否则为所有美国人接种疫苗的成本可能无法持续。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种过新冠疫苗,这种预防方式的收益成本比将大幅降低。”美国CDC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主席Helen Talbot教授称,“我们需要一种更便宜的疫苗,来实现人群保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