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宴上的高考生,成了收红包的“工具人”?


正值毕业、升学季,升学宴、谢师宴等宴会正在举办中。在一些地方,“不管考啥样,都得办升学宴”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各地餐饮商家也因此推出各式各样的升学宴套餐:平步青云宴、鹏程万里宴、鱼跃龙门宴、金榜题名宴……

中新网采访了解到,有的升学宴是为庆祝考生结束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站上了新的起点;有的升学宴则是为父母亲戚的人情往来而举办。近日,针对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等宴请,多地相关部门明令禁止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01

00后,花式整活升学宴

高考结束后,经过了最后一关——报志愿,这届00后考生开始策划起自己的升学宴,期待为这场人生大考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去年夏天,大一学生若若就在高考后为自己举办了一场特别的仪式。从确定来宾、预定酒店到设计环节、写主持稿等等,都由她自己策划。为活跃气氛,她设置了一个抽奖环节,并设计了抽奖券的样式,还为来宾准备了伴手礼。

图片

资料图:2022年6月,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某高中,1300余名毕业生签名承诺拒绝“谢师宴”“升学宴”。刘林 摄

03

多地严禁违规操办参加升学宴

对于庆祝升学,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向中新网表示,家长因为子女升学而报喜,宴请教师和亲朋好友,是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少地区出现攀比风气,讲排场、重面子,甚至对亲戚朋友进行人情“绑架”,带来了沉重的人情负担,不符合移风易俗的要求。与此同时,不是所有考生都如愿以偿,升学宴也带来同侪压力,加剧教育内卷。

马亮认为,可以选择考生在入学前远途旅行,行万里路。如果确有必要,可以小范围请至亲好友庆贺。

中新网注意到,正值毕业、升学季,多地教育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发布拒绝“升学宴”“谢师宴”倡议书,严禁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例如,“兰州微教育”公众号发布倡议书称,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员工要自觉遵守廉洁纪律规定,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不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微信红包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约束好个人及家人行为,信守师德规范,履行师德承诺。

营口市纪委监委发布通知,动员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通知称,严禁借子女升学之机,以自己或他人名义违规大操大办、代办、提前或延后操办、隐蔽场所操办、只收礼不办宴席、分批分次“化整为零”等违规操办“学子宴”“谢师宴”活动;严禁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通知本单位、本系统人员、管理服务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人员参加“学子宴”,以及由管理服务对象支付相关费用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