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专家分析“中企高管在菲被绑架撕票案”:中国也有管辖权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近日,两名华人高管受邀前往菲律宾考察合作,不料落入绑匪精心设计的陷阱。其中一名受害者,即使支付了300万元人民币,仍然被撕票。受害者算工伤身亡吗?两名受害者,其中一人为中国公民,另一人为美籍华人,中美两国有哪些方式和力度介入此案?7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简基松。

Screenshot_20240705_135344_com.baidu.searchbox_ed.jpg

菲律宾华人称当地有绑架黑色产业链(来源:新京报)

有医械企业的高管介绍,在为新工厂选址前,公司比较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很多东南亚国家的情况,首先排除了曾出现过“排华”事件的国家,还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咨询各国法律和政策,开展了基础的背景调查。

最终,这家医疗器械企业选择在泰国设厂,一是因为当地治安较好、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二是从生产供应链的角度考虑,当地产业相对多元化,与中国、欧美关系都比较好,不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影响;三是当地的税收优惠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而且,“泰国国民文化比较‘佛系’,不容易产生冲突。”

“我也去过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简教授说,有的国家和地区,确实存在社会不稳定的情况,针对华人的绑架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无论是投资还是旅游,在选择目的地时,一定要考虑安全风险,要深度了解当地的法律、宗教、治安等社情民意,衣食住行等都要走正常的渠道,并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如有的公司会购买保险,甚至会考虑购买当地的安保服务。

就此次绑架案件,中国驻菲大使馆7月2日发文,使馆向遇害中国公民家属积极提供领事协助,从多层面再次向菲政府高层和有关部门提出交涉,敦促菲方加大办案力度,尽快缉拿并严惩凶手。并再次提醒来菲中国公民,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驻菲使领馆联系,寻求帮助。

“在海外遇到危险,中国公民应立即报警,同时第一时间寻找中国驻该国使领馆的帮助。”简教授强调,本国的使领馆,会全力保护本国公民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