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证据?假
明查员丨冯梦
速览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所谓显示“中国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图片,实际是前西周一辆青铜轮牙马车遗迹及4匹成年公马的遗骸,并非人类骨骼。考古证据表明,这辆马车是西周贵族的仪仗用车,而非作战用的战车。
报道中引用的生物考古学研究通过分析两例东周时期下肢被截肢的个体,推断两人生前可能遭受过惩罚性截肢,并深入探讨了截肢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古代社会背景下可能出现截肢的情况。研究结果及历史证据表明,除了以医学治疗为目的采取的截肢外,作为惩罚手段的截肢仅适用于重罪的个体,无法得出“周人之中无一人免于被截肢”的结论。
事件背景
6月20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中文发布一篇题为《中国古代酷刑2500年前的骸骨见证斑斑》的报道,并以一张显示“拥有3000年历史的周朝时代战车在中国被修复”的图片作为封面,和一项生物考古学研究为证,声称“周人之中无一人免于被截肢”。
6月21日,该报道已不可见。
研究人员根据惩罚性截肢场景的创造性描绘,图中一位医生站在旁边协助手术。图片截自《东周时期刑罚和医疗制度背景下的惩罚性截肢》研究报告。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惩罚性截肢最终在汉朝的改革中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例如流放、劳役和处以罚金等更为人道和有效的刑罚方式。
事实上,惩罚性截肢作为一种刑罚手段,在多个古代文明中都曾出现。发布于《临床骨科及相关研究》(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杂志的另一篇报告指出,相关证据早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的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中就已存在。该法典规定,对使用武力对抗自由公民的奴隶施以截肢的惩罚。其他研究报告也表明,古代秘鲁在公元前4世纪已开始使用惩罚性截肢的手段。在古罗马和拜占庭时期,截肢被用来恢复法律和秩序。现今,惩罚性截肢在一些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仍然存在。
综上所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所谓显示“中国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图片,实际是前西周一辆青铜轮牙马车遗迹及4匹成年公马的遗骸,并非人类骨骼。考古证据表明,这辆马车是西周贵族的仪仗用车,而非作战用的战车。此外,报道中引用的生物考古学研究通过分析两例东周时期下肢被截肢的个体,推断两人生前可能遭受过惩罚性截肢,并深入探讨了截肢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古代社会背景下可能出现截肢的情况。研究结果及历史证据表明,除了以医学治疗为目的采取的截肢外,作为惩罚手段的截肢仅适用于重罪的个体,无法得出“周人之中无一人免于被截肢”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