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中毒!湛江市民别吃呢种苦味的瓜!
进入夏天
又到了吃各种瓜类的季节
市场大量苦瓜、青瓜、冬瓜、瓠瓜等上市
近日,广东省卫健委发布提醒
这瓜出现苦味千万别吃!
吃完这道菜
父女俩上吐下泻!
瓠瓜(又名葫芦瓜),作为夏季时令菜
因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肉质细腻、清爽顺口
深受广东人喜爱
但你知道吗?
有一种葫芦瓜是不能食用的
误食了可能会中毒!
到底咋回事?一起来看看
吃完这道菜父女俩上吐下泻!
据“健康广东”公布案例——
50多岁的张先生一家都喜欢吃瓠瓜。前不久,张先生爱人买来一个瓠瓜,用虾皮一起炒了炒。
先是张先生吃了几口,发现味道有点苦,不过他觉得“夏季吃点苦味挺好”,可以“清火”。接着,他女儿也吃了口,刚入嘴就吐了出来,她觉得这瓠瓜可能是变质的,就把菜给倒了。
没想到,当晚7点多,张先生一个劲往厕所跑,还伴有呕吐,整个人都蔫了。女儿也出现轻微的上吐下泻。经过医生检查后判断,父女俩确实是因食用发苦的瓠瓜而引起中毒,立刻对他们进行了对症治疗。
此前
因误食带苦味的葫芦瓜
进医院的人不少
葫芦瓜这么好吃为什么还会中毒?
相信大家已经注意到了
这些吃葫芦瓜中毒的案例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吃的葫芦瓜带苦味!
带苦味的葫芦瓜不能吃
01
为何苦西葫芦会引起中毒?
一般情况下,西葫芦在培育时已经自然去除了葫芦素,可以放心食用。如果葫芦品种经过杂交,有可能会引起遗传变异,生长出一种苦葫芦。
它外形虽与甜葫芦相似,但含有一种植物毒素碱糖甙毒素,即葫芦素。葫芦素有毒,如果吃了苦葫芦,极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02
如何鉴别?
苦葫芦与甜葫芦在外形上不好鉴别,但许多苦葫芦的形状像白炽灯泡,与甜葫芦相比外行较瘦长,有些外表凹凸不平,有黄莲般的苦味。
03
误食后有哪些症状?
苦葫芦因含有有毒物质葫芦素,毒素加热后也不易被破坏,食用碱糖苷毒素含量较高的葫芦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误食后一般会出现这些症状——
误食苦葫芦数小时后轻度中毒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
重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便带脓血等症状,体温多正常。
此时,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而贻误对症治疗。
04
如何预防?
在食用葫芦前应用舌尖舔尝是否有苦味,如有苦味即有毒则不能食用,马上丢掉,一块都不要吃,连切过的菜刀和砧板也要仔仔细细清洗干净。
一旦误食
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等
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这种"苦"千万别吃
广东人对苦似乎情有独钟
总认为苦苦的东西可以败火
但是你知道吗
这些带苦味的东西,不能吃!
生活中,我们也常碰到苦味儿的黄瓜、苦味儿的甜瓜,这些“苦”都来自碱糖甙毒素。所以遇到这些苦的甜瓜、黄瓜、丝瓜等食物,最好全部倒掉。
为啥有些人吃了苦的瓜却没事?因为每个人对这种毒素的耐受性是不同的。吃得多又不耐受的人,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
其实除了以上这些
日常生活中
这些常见食物也容易导致中毒
大家以后吃到变味的瓜类
记得要倒掉,别舍不得
如果发生呕吐、腹泻、胃痛等
食物中毒状况
应立即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寻求专业治疗
来源:健康广东、人民日报、广州疾控i健康、
东莞疾控、健康圈、深圳大件事、N视频报道、微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