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后卖不完的粽子去哪儿了?业内人士回应
6月10号是端午节,按照我国传统习俗这一天要吃粽子,很多超市、商场提前很久便上架了种类繁多的粽子供消费者选购。
不过生活在西安的李女士注意到,在端午节当天,超市货架上的粽子也还有很多没有卖出去。“过了今天,可能很多人就不会买粽子吃了,那这些剩下的粽子会怎么处理呢?”李女士提出这样的疑问。
▲市场上销售的各类粽子 据视觉中国
杨先生表示,如果有粽子在端午节后滞销,他们会采取通过网店打折出售、员工内部发放福利等方式进行消化。杨先生介绍,例如一些礼盒装的粽子,可以拆开以散装的形式再进行销售,价格自然也会便宜很多,而真空包装的粽子保质期也可在半年至8个月左右,所以会给他们之后的销售留下一定的时间。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网上有网友猜测,过了端午还没有卖出去的粽子会被加工成别的食品再出售。对此,杨先生说,正规食品生产企业一般不会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是批量回收的产品在食品保质期上无法做到统一,再加工的话无法把控产品质量,二是重新加工成别的食品需要先改变原有产品的形态,类似粽子这种产品再加工也比较麻烦,人工成本会很大,所以企业几乎不会这么做。
食品专家:
不必担心滞销的粽子会被“再加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消费者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卖不出去的粽子会被再次加工成其他产品。朱毅介绍,相比于同样是传统节日食品的月饼,粽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接受的程度更广。“比如说一些南方城市,粽子更像是一种日常的饮食,并不是只在端午节才会食用,而相对来说,月饼可能在中秋节出售的集中程度会更高。”
朱毅说,现在食品生产企业都会有比较成熟和精准的成本核算机制,因此在节前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也会尽量精准,避免出现和销量出入比较大的情况。
“现在食品生产的冷链保鲜技术也很强,粽子可以长时间的销售,所以也不太会出现大批量滞销以致过期的情况。”朱毅说,把滞销的粽子再加工,可能需要涉及到拆包装、剥粽子皮、重新蒸煮等多道工序,对于食品企业来说成本会比较高。
朱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即使真的最后有一部分粽子过期,也会有专门的回收企业来对其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做成饲料或者肥料,二是集中销毁。
西安一家从事厨余垃圾处理企业的负责人朱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餐厅垃圾废油、临期过期食品的处理一般都有专门的企业负责。“我们平时也会去餐厅收集垃圾废油,以及回收食品企业的临期、过期食品,大多数都被加工后做成了饲料,也算是发挥了一定价值,而且回收再加工成动物饲料的技术也比较成熟,基本不太可能出现那种大批量的食品被浪费的情况。”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