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发文: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再次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 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优化完善城市协调机制提出了多项可操作、可落地的工作举措,致力于加强项目推送效率和质量,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知主要包括:
一是完善城市协调机制。
通知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指导地级及以上城市完善协调机制,由城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住房城乡建设、金融工作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为成员单位。
二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
通知要求城市协调机制负责把好“白名单”项目准入关口,“白名单”是合规项目名单,项目要符合五个条件和五项标准。城市协调机制要负责做好辖区内房地产在建项目信息汇总、“白名单”项目审核推送、问题项目整改、项目管理监督,以及为项目融资服务提供基本保障等工作。
三是“白名单”项目实施推送反馈管理。
通知提出,城市协调机制要组织成员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后符合五个条件和五项标准的项目形成“白名单”,向主办银行推送。主办银行对“白名单”项目进行信贷评审,对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积极予以支持。对暂不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列明具体问题,及时反馈城市协调机制。城市协调机制要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相关问题解决后可再次审查并推送。
四是积极满足“白名单”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应贷尽贷”。
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评估“白名单”项目融资需求,独立评审、自主决策。明确一个项目确定一家主办银行负责项目后续融资,主办银行要建立绿色通道,可单列授信额度。金融机构要根据通知制定尽职免责具体实施细则。
五是明确相关保障措施。
通知明确,城市协调机制要推动“白名单”项目单独建账核算、封闭运作管理,严禁项目资金挪作他用。城市协调机制要优化预售资金管理,合理确定预售资金监管额度。对于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开立银行与主办银行不一致的,城市协调机制要协助做好变更。城市协调机制要加强在建工程抵押精细化管理,根据项目销售进度逐套解押,保障银行债权安全。
目前,两部门已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各省、城市也将成立相应工作专班,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城市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全力支持房地产在建项目融资和建设交付,有力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今年以来,支持房企融资措施最主要的就是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地级以上城市均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截至5月16日,商业银行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推送项目质量不高、工作流程待完善等。
5月1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近期将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 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通知》,此次《通知》发布表明相关部门在持续加力支持房企融资,在建立健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有望成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新的主要渠道。
刘水表示,该《通知》明确要求,由城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住房城乡建设、金融工作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为成员单位,明确了相关人员领导责任,将确保协调机制的顺畅运行。
此外,《通知》对城市协调机制的管理动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推进项目推送、审核、整改等,保障项目融资推进进度及落实。还加强了“白名单”项目推送-反馈管理,对暂不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将能切实帮助一些暂不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获得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