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会很猛,但也有“不出意外的意外”发生


6月的脚步悄然到来,巴黎在经历了阴雨绵绵的6月之后,阳光终于重回大地,有了一点夏天的样子。压抑了许久的巴黎市民们赶趟似的冲向户外,享受阳光。公园里、街道上无不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但是,对于法国总统马克龙来说,这个6月注定是充满焦虑的。究其原因,就是6月6日开始的欧洲议会选举——马克龙的复兴党在法国会输已经基本成了共识。根据法媒《世界报》6月4日发表的最新民调,极右翼的国民联盟(RN)以33%的支持率稳居法国第一,领先支持率17%的复兴党(Renaissance)超过两位数。

笔者本周与多位法国政府内部的官员聊天,大家都苦笑着承认这次欧洲议会选举,复兴党已经抛弃幻想,只要能少输那就是赢。回想起201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马克龙还意气风发地要和国民联盟争夺第一,真是让人唏嘘。

不过,焦虑痛苦的欧洲领导人不止马克龙一个。极右翼的继续崛起是本次欧洲议会选举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从西班牙到芬兰,广阔的欧洲大地上,几乎每个主要国家都有自己的极右翼政党。根据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的最新滚动民调预计,属于极右翼的两大欧洲议会党团——欧洲保守派和改革主义者(ECR)以及认同与民主(ID)——将总共取得143席。这将是极右翼的历史最佳成绩,同时也将使其跻身欧洲议会内部第二大党团的位置。鉴于现在在欧洲层面上,与极右翼合作依旧被视作洪水猛兽,这也将进一步扩大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产生的难度。

作为相当于欧盟“内阁”的欧委会,虽然其主席及委员会成员的人选不由欧洲议会决定,但最终是要得到欧洲议会认可的。可以说欧洲议会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欧盟的“组阁”。因此,根据目前民调显示的极右翼政党的势头,在本周的选举后,新一届欧委会的产生可能将陷入前所未有的艰难的“组阁谈判”。

在世界局势动荡的今天,欧盟作为世界第三极,欧洲议会选举后如果无法快速产生一个稳定的欧委会,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当地时间2024年5月8日,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大楼的正面贴着一张巨大的海报,宣布即将举行欧洲议会选举。视觉中国 资料图

冯德莱恩

冯德莱恩的困局与挣扎

将在欧洲议会选举后换届的新一任欧委会,需要得到欧洲议会720席中过半多数的赞成才能成立。上一届由德国人冯德莱恩当主席的欧委会就是依托自身的中右翼欧洲人民党党团联合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中间党派才成功上台。

但是,作为德国人的冯德莱恩在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欧盟官员的身份,没有通知各个成员国就马上访问以色列。过早过快地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使其在布鲁塞尔的支持度断崖式下跌。法国以及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等西欧国家对冯德莱恩的不满也愈发强烈。

在笔者与多名法国总统府官员以及法国政府官员的沟通中,巴黎也表达了当下的国际时局不适合让一个德国人继续担任欧盟领袖的共识。

在此次欧洲议会选举后,马克龙将支持意大利前总理、欧洲央行前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eraghi)出任新一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失去了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政党联盟的支持,冯德莱恩为了连任,不得不转而考虑与极右翼的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Giorgia Meloni)领导的欧洲保守派和改革主义者结盟。这一消息一出,自然又引爆了欧洲各国的舆论。为了连任,冯德莱恩不惜与曾经说出“墨索里尼也不是坏人”这样暴论的梅洛尼联合,让许多欧洲政客认为她吃相过于难看,更是为冯德莱恩的连任之路蒙上阴影。

综上所述,本周的选举很有可能选出一个更加破碎的欧洲议会,那么围绕新一届欧委会产生的博弈也将耗费更长时间。作为世界第三极的欧盟,如果长期无法产生新一届欧委会,或者新一届欧委会不够稳定,对于国际局势以及中国来说,都不能算是好消息。

尤其是下一届欧委会主席如果因极右翼党团的支持而上台,那对中国而言未必是好事。欧洲的极右翼政党未必都亲华,而且作为底层民众代言人的极右翼政党普遍对经济全球化持非常敌视的态度,这一点与到处设立关税壁垒的特朗普异曲同工。欧盟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极右翼政党取得过大的话语权,自然不是好事。

(徐晓飞,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现居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