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亿豪赌,“中国巴菲特”折戟云南白药
股神“最失败的一笔投资”
其实,陈发树从20世纪90代初就开始炒股,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股民。
投资紫金矿业一战成名后,陈发树在A股市场越战越勇,先后参与投资青岛啤酒、云南白药、隆基股份、中国中免等多家知名企业,均获利颇丰。据报道,陈发树仅仅在隆基股份和中国中免两家公司身上就赚了近百亿财富。他因此被誉为“超级牛散”“中国巴菲特”。
目前,陈发树是多家上市公司股东。据各大上市公司发布的今年一季报,他在期内持有森特股份、隆基绿能、祥源文旅、必创科技、恒合股份、雷电微力等公司的股份。
一直以来,陈发树给外界的印象是神秘。据报道,陈发树的一位客户曾表示,陈不怎么爱说话,不轻易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习惯在一旁观察别人。也有接触过他的人称,他非常朴实,城府比较深,办不到的事情他不说,即使办到了也不声张。
陈发树不抽烟、不喝茶,基本不喝酒,也看淡金钱。“对钱这个东西,当我有上千万的时候,我就看得很淡了”。他说,自己对金钱的概念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生意上,他称自己计算输赢,但是不在乎输赢,作为企业家,要做的是要把握市场上的机会。
21岁那年,陈发树从福建安溪坐上一辆满载木料的货车到厦门开始做生意。从木材运输代理起步,后来开了一家小店卖杂货,继而涉足黄金开发,参股旅游。慢慢的,陈发树的生意越做越大。
到2008年7月,他旗下的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同时,陈发树的投资也广泛分布在工程机械、房地产、旅游、矿业等领域。那也是陈发树财富增长最为迅速的几年。
在200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陈发树以48.59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位列29位,在福建省位列第1。此后连续7年,陈发树都是福建首富。
事实上,真正让陈发树走入公众视线的,是投资紫金矿业大获成功。由于低调,陈发树入股紫金矿业的历史众说纷纭。根据《紫金全球矿业梦:一家矿业企业的创新迭代与滚动发展》书中描述,1997年,陈发树在安溪老乡柯希平的邀请下,一起筹资6000多万元买了一批机械设备,且事前已签订与下一个买主的合同。没想到,还没等到交货,接手公司就破产了,这么一大笔金额的设备砸在了手里。
柯希平和陈发树卖掉了一些中小型汽车,但大部分重型设备找不到买主。1998年,紫金矿业要进行大型露采施工,二人因此结识了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在陈景河的提议下,陈发树和柯希平合资成立福州华都工程有限公司,承包了紫金山的土石方工程,这也让陈发树看到了紫金矿业丰厚的利润。
这时,陈发树已敏锐地意识到,金矿也许是前景最广阔的生意。
2000年,紫金矿业改制,门庭冷落的时候,陈发树控制的新华都集团明确表示要入股做二股东。最后,陈发树投入了3359万元,此后又一直以不同价格追高吃进散户股份,其个人及其通过新华都集团持有的紫金矿业股权合计约21.78亿股。
2009年,紫金矿业回归A股1年后,49.25亿股限售股解禁时,陈发树手中持有的紫金矿业股权市值超200亿元。9年时间,陈发树的这笔投资增长高达约500倍。2010年,陈发树以274亿元身价跻身当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2名。
另一些人认识陈发树,则是通过“打工皇帝”唐骏。2008年,陈发树开出10亿天价转会费,挖来了“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不过,据报道,这10亿元不是现金,而是新华都一堆旗下公司的股权。唐骏出任新华都集团的总裁兼CEO后,公开表示,要把自己的老板打造成“中国的巴菲特”。
他曾这样评价他的老板:他有想象空间和超前的投资理念。当初他投资紫金矿业,金矿的产量非常少,很多人认为没有投资价值。而当时他投资紫金矿业时,不但判断产量会提高,还判断金价肯定要涨。
陈发树的造富神话一直在市场流传。不过,清仓式套现紫金矿业,转投云南白药,也曾被外界质疑是其投资生涯中的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