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鬼才”魏明伦病逝,家人:在病床上还一直想再写一部戏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报道
2024年5月28日上午8点40分,著名剧作家、辞赋家、杂文家、“巴蜀鬼才”魏明伦因病去世,享年83岁。
魏明伦家客厅
魏明伦喜欢“换招”,从戏剧到杂文,再到辞赋,皆有力作。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评价魏明伦是“跨过大匠之门,并且已经走了很远的大文化人”,他说魏明伦多次“换招”,变化莫测,如同“一条不知走向的河流”。在“魏明伦艺术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著名作家王蒙曾通过视频表示:“魏明伦的大量作品,特别是川剧方面的编剧,影响都非常大。他的作品特点是既有浓厚的民族戏曲、地方戏曲的那种传统和积累,又有一种现代意识。显然,在他的作品里边,已经是应用我们新时代的新的思想的观点。魏明伦本人除了戏曲的编剧以外,他在对联、辞赋、碑文,也都有大量的成绩,继承了祖国的文化传统。”
著名作家冯骥才也称:“明伦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尊敬的朋友。但是我对他是仰视的。我心里对他的仰视,最多的还是他的才气。所谓‘巴蜀鬼才’名不虚传。他是一个跨界的人,在文学、戏剧两个领域里边都是卓有成效的。而且大家都是交口称赞的。他的文章写得老辣、酣畅,他的诗词歌赋写得都非常好,骈文好,这都是非常难的。明伦的骈文非常活泼,有时代的精神,有现代人的开放、诙谐、幽默,也有辛辣的批评和激情的赞颂。他的文字里面经常用一些俗语、网上的语言,用进去之后又非常的讲究,使他的文字非常鲜活。总之,明伦是我一说起就非常仰视的人物。”
2023年,魏明伦还展示了自己的“第四招”——撰写大量对联。2023年5月,82岁高龄的魏明伦出版了新书《魏明伦楹联》,这是继《魏明伦碑文》《魏明伦戏剧》《魏明伦杂文》之后,他又一种文体的集锦。在此前接受封面新闻独家专访时,魏明伦曾表示:楹联是中华民族传承千载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从律诗演变而来,讲究对仗和平仄。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对不起 ’,也许就来源于违反楹联规则。楹联有微型文学的法则,如同跳芭蕾必须踮起脚尖,踢足球禁止动用手臂,打篮球用手拍球、投球,但不准用手抱球走路。写楹联是戴着镣铐跳舞,对,难矣!但对联高手,能把沉重的铁镣化作轻盈的红绸舞,踩钢丝身轻若燕,平衡木健步如飞。”
5月17日,病床上的魏明伦还曾给亲人发信息,希望对方“把出版社给的《魏明伦散文》稿子带来”。5月24日,封面新闻记者在魏明伦的书房见到了这本厚厚的文稿,前面几十页,还留着他生前亲笔修改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