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


近两年互联网上常有调侃:

孩子念国际学校,

是中产破防的第一步。

一条在社交媒体上观察到这样一个趋势:

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把孩子

从私立的国际或双语学校,转到公立学校,

学习体制内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但背后的因素,远不止“钱”这一项。

其实国外更好的教育是私立学校,进去之后一样要补课,竞争方面他们相对透明一些,但还是有类似校友的孩子优先原则,一样要拼资源。教育这个东西,其实大同小异,反而二代移民在身份认同上会比我们一代移民更矛盾和挣扎。

我对孩子没有很物质的期望,一定要上什么大学,相比起识字、打球这样的技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心态,面对问题坚韧不拔的态度和坚定的内心。表面上我可能让孩子学钢琴,但其实我希望他把弹钢琴作为一个目标,去实现。

像我们孩子这一代人口也没那么多了,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物质上的生活应该不是她们生活的重点,反而是拼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是更难的。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如何快乐坚定地活下去,并且找到一生挚爱,这个远比我们这代人买房买车的成就感,要来得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