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套用“定体问”来描述今天的波音和美国,倒是恰如其分


“从曾经的全球领先到今天的事故频发,波音没有能够进行必要的改革,自然是事故不断。”

“波音这些年股票回购的钱,足够正常研发3款全新的飞机了。全部用于博取股东一笑。”

“如何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民用航空发展之路呢?”

美国波音公司近年航空事故频出,造成不小伤亡,网络上亦是激起了广泛舆论关注。这场波音危机反应出了很多问题。在东方卫视5月13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中国民航业资深评论员张仲麟,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探讨。

张维为:

今年以来,美国波音公司事故频发,先是1月5日,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交付不久的737 MAX 9型客机起飞后,发生了应急门脱落。接着三个月内,先后发生了波音737-800型客机的驾驶舱玻璃飞行中出现裂痕;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乘坐的波音737客机出现氧气泄漏故障;一架波音货运飞机起飞后发动机出现故障;一架波音777-200型客机发生轮胎脱落事故;另外一架波音737 MAX 8型客机降落时侧翻,冲出跑道;还有一架波音787-9型客机飞行途中发生急降,至少50多人受伤。

C919 图自中新社

C919 图自中新社

观众: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在中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我们该如何发挥好自身所特有的结构性优势,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民航发展之路?

张仲麟:首先飞机制造业,尤其是民航飞机,它是一个门槛极高的产业,前期的投入非常大,回报周期非常长,都是以十几、几十年来作为一个周期的,所以如果要进入民机制造业,你必须得有一个坚定的国家意志来推动,要有国家战略来进行支持。比如,日本三菱的“SpaceJet”这个飞机,它现在胎死腹中了,为什么呢?一大原因就是日本政府没有给它足够的支持,全都是三菱这一个公司在单打独斗。而且现在因为大飞机这一块有波音和空客,所以后来者要进入这个领域的话,基本上都是避开他们的锋芒,造一些支线小飞机,比如像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张维为:现在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C919。现在C929也开始了,很有希望。我们现在在全产业链和智能化方面领先全球,这是非常好的基础,但现在遇到一个挑战,就是所谓适航证的问题,美国不给,欧洲也不给,但中国自己给了。后来我看了一些资料,多数国家的规定里没有说一定要获取某个适航证,但惯例是大家觉得有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比较靠谱。

中国的特点是国家规模大,有时候这是很重要的,中国自己就是一个世界,我自己的天空上飞自己的飞机,就足以支撑起一个巨大的市场,我有整个航空实验室现在都在天上转,人家就知道你的制造业水平不得了。它是中国品牌的溢出效应。

主持人:再加上服役一段时间的市场验证,我们自己的适航证也会非常有说服力。

张仲麟:对。这一块的话,波音、空客他们的国际环境要比我们好很多。比如在2020年的时候,那时还是特朗普政府,就传出风声说要停掉我们C919的发动机,只不过后来没有落地。但是我们的商飞公司还是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了它的“军事最终用户”清单,也就是美国人认为商飞跟解放军有联系,这个技术可能落到解放军那边去。所以,现在那些美国供应商全都是需要获得出口许可证才能够给C919继续提供东西的。这也是我们造大飞机,必须要有一个独立自主性的原因,提高它的国产化、自主化,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被卡脖子。另一方面是可以培养我们国内相应的产业链。

主持人:我们通过波音来看美国整个制造业目前的困境,能够反映出整个系统的问题。那从这些问题上我们来反观看我们自己,有什么值得警惕的?

张维为:一定要聚焦实体经济,包括金融一定要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总目标不能放弃。另外是新质生产力,全面的质的提高。实际上美国它封锁这个、封锁那个,是非常愚蠢的。只要产生威胁,我们就开始替代,替代过程是很快的。

张仲麟:是的,在我看来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能过度的金融化,尤其是对于制造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产品,你的利润再高,你的报表再好看,终有一天潮水会退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