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越来越不值钱了?


户籍,正在失去含金量。

先是南京、佛山等地出台新政,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即取得合法产权住房)人员,可以申请户口迁入。

反之同理,没有人,房子什么都不是,那些“房子沦为白菜价”的收缩型城市,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抢人才与托楼市总是连在一起,不是没有理由的。

03

户口,还有多大吸引力?

任何东西,总是在稀缺的时候才显得珍贵,当对所有人都大开其门时,则会迅速失去价值。

几十年前,城乡二元户籍时代 ,从农村户口到城市户口,就意味着巨大的跨越,户籍犹如天堑一般。

就在十多年前,大城市户籍仍旧铁板一块,无数人为了一纸户口而不断奔波,乃至铤而走险。

2013年,北京曾破获一起倒卖进京落户指标案件,经过层层“扒皮”,一个进京落户指标最高被卖到了72万元。

如今,除了北上广深杭之外,所有城市都敞开了落户大门,不仅来者不拒,甚至为抢人不惜“大打出手”。

一言以蔽之,户口正在沦为白菜价,含金量也在全面缩水,绝大多数城市都已失去价值。

过去,户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背后捆绑了大量福利,诸如教育、养老、医疗、购房等,就连限购都以户籍为准绳。

然而,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这些福利多数都已不再与户口捆绑,落不落户,意义不大了。

楼市尤其如此。在大变局时代,超大特大城市正在纷纷取消限购。目前,除了北上广深、天津、海南六个地区,所有地方的限购都已不复存在。

更关键的是,户口的价值,取决于城市自身的价值。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城市越有吸引力,户籍门槛无论多高,都不会挡住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

反之同理,城市如果没有吸引力,即便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恐怕也难以刺激人口流入。

所以,在未来的人口争夺战中,户籍或将失去用武之地,90%以上城市的户口,将会越来越不值钱。

04

户口沦为白菜价,哪些地方还有含金量?

中国目前的抢人格局,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线城市争抢高端人才,二线城市争抢人口,三四线城市户籍形同虚设。

这种格局,恰恰也是不同地方户口价值的真实体现。

其一,北京上海,独一档的存在。

无论其他城市如何松绑,京沪仍旧岿然不动,既非同为一线的广深可比,更非二线强省会可对比。

在京沪,哪怕是985高校毕业生,也难以直接落户。

在北京,落户要受限于“进京指标”,顶多给世界200强高校毕业生多了计划单列名额;

而在上海,也不过刚刚放开了清北复交等重点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

其二,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

这是再直接不过的指标,正是因为城市具有吸引力,人口才会持续流入,而这些的户口显然更具吸引力。

显然,人口增量越高的城市,吸引力就越强。当然,北京上海仍旧是例外,这两个城市人口微增乃至负增长,是政策主动控制人口总量所致,并非吸引力不足。

其三,无论市场如何变动,仍在保持限购的地区。

限购相当于给城市价值进行了一波筛选。高峰时期,全国上马了限购政策而城市多达三四十个,主要是一二线城市。

如今,面对房地产市场压力,几乎所有城市都取消限购,只有6个地方成了例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海南。

北上广深毫不令人意外,作为楼市调控最后的堡垒,限购不会轻易消失。而天津、海南为何也在其列?

天津更多是因为学区房背后附着的高考优势,而海南则要对冲自贸港政策的炒房效应,与北上广深不属于同一套模式。

无论如何,零门槛落户时代已经到来,选好城市,就是选好未来。

一定要看清城市的基本面,不要被送房送钱送户口的政策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