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真相,“那些车里的有钱人,现金未必有你多”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零工市场举办金秋招聘会 / 图源:视觉中国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零工市场举办金秋招聘会 / 图源:视觉中国

对于有技术的人而言,零工也可以是一种兼具相对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生存方式。张成刚曾在北京马驹桥采访过一位水电工,对方“主要靠老主顾介绍接单,没有单的时候再去零工市场碰运气”。

不过,零工市场上依然存在相对弱势的劳动群体,比如全职妈妈。一些生育后全职在家带娃的女性长期与社会脱节,再想回到社会参加工作,无论是信息渠道还是技能竞争力都相对落伍。

就在今年3月初,《经济观察报》采访的一位人力资源从业者表示:“‘宝妈’是最好骗的,因为宝妈们真的很想找工作,‘经济不独立,老公给得少’。”而长期离开固定工作环境之后,低门槛、即来即走的零工工作,是她们能最快接触到的工作机会。

而能提高市场效率的数字化平台,对于线下零工市场的求职者们仍然存在一定距离。尤其是对中老年农民工群体而言,虚拟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招聘信息,远不如直接看到雇主来得踏实和真实。

“灵活就业”这个概念,其实早在上世纪末下岗职工时期就开始出现,进入网络时代乃至数字时代后,它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不同性质、层次的从业者都可能属于灵活就业,线上的比如直播、刷单,线下的比如送外卖、开网约车。张成刚认为,在今天,“并不意味着固定工作的人多,社会才是进步的”。

随着产业结构的丰富,零工市场在解决劳动者就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张成刚认为,政府也应该发挥辅助作用,将零工市场建设作为公共政策服务的重要部分。

“比如,很多地方会建设适合零工使用的数字平台,跳过一些不规范中介,帮劳动者和用工方节约成本。目前,适应零工市场的人力资源服务商以及行业已经较为成熟。可以用政府购买的方式,通过市场化运营提高效率。此外,还应当注重发挥市场化的推动力量。”

市场是相较之下更不可控,但也蕴藏着更多可能性的。每一日重复的傍晚和凌晨,天色明暗交替之时,那些被社会归纳为“失业人群”者,露出他们的真面容。来了又去的零工如潮水一样,总有一些人留在岸上,疲劳或自在,不焦虑保住饭碗,但他们无不期待一个包容性更广、韧性更大的明天。

(除张成刚外,文中其余受访者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