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江湖有多险恶,雷军现在知道了
图/图虫创意
当然,正如此前多轮创新在全球的扩散周期一样,中国企业常常能在竞争中进化成为最重要的跟随者,并藉由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验证和试错,从而打造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虽然国产新能源汽车后来被特斯拉嘲讽核心卖点是“冰箱彩电大电视”,但这并不妨碍这种设计确实能够捕获一大批对舒适度有高阶需求的用户。
过去这些年来,从互联网到手机再到新能源汽车,本质上都是类似的逻辑。
问题是,当我们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并且在外部市场遭遇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时,中国企业可能失去继续做跟随者、待在舒适区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谦逊的态度,对创新保有耐心和决心,把更多资源真正投入到长期的研发创新,而不是盲目浪费在无谓无聊的口水战上,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才是长久之道。
有些巧合的是,在小米SU7发布前一天的3月27日凌晨,马斯克与他人讨论如何正确地评价一项技术时发布了这样一条推文:
对任何技术评分的正确方法不应该是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因为这太容易了),而应该和其物理极限进行比较。
国内有人误传这是马斯克对小米SU7的回应,且不说这段推文是发在小米发布会之前,它其实只是马斯克关于星链的思考,与特斯拉或小米都毫无关系。
尽管如此,马斯克这段话,还是值得包括小米在内的中国所有车企好好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