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一座城,比德国批一栋房还快”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本周一(18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参加了贝塔斯曼基金会组织的一场讨论会,并提到了他有关“加强民主”的计划。
据德国《图片报》当地时间3月19日报道,会议现场,朔尔茨提到了自己去年曾参观纽约帝国大厦的经历,感叹如果德国花三年时间建造同样一座大楼,可能连规划都还没有完成。他随后转而提及中国,认为中国建造城市的速度比德国审批建造一栋房屋还快,提醒德国必须实现“令人难以置信的加速”,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早在2020年,德媒就曾反思,为何德国无法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追赶“中国速度”、“中国效率”。而自从朔尔茨上台执政以来,其政府成员也频繁提到中国近年来的进步和发展速度,想要以此激励自己,并追赶中国在汽车、太阳能等多个领域的领先地位。
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在慕尼黑车展亮相 图自《纽约时报》
而在清洁能源领域,德国也试图追赶“领跑者”中国的脚步。去年12月17日,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在接受德媒“德国编辑部网络”(RND)采访时称,他计划通过提供国家补贴的方式,加强本国太阳能制造商的实力,并与中国制造商竞争。RND称,近年来,德国太阳能市场蓬勃发展,但绝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来自中国。
报道中,《图片报》也提及了另一家德媒《法兰克福汇报》今年2月曾披露的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4月率商业代表团访华。报道指出,这是德国政府去年7月发布首份“中国战略”后,朔尔茨首度访问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提到,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也是中国在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发布的报告,2022年,中国连续7年蝉联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1至11月,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895.5亿美元,其中我方出口919.6亿美元,进口975.9亿美元。
对于德国政府的“中国战略”文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表示,我们认为,以“去风险”降依赖之名、行竞争和保护主义之实,将正常的合作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只会适得其反,人为制造风险,以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划线,鼓噪所谓制度、利益、价值观竞争更是逆时代潮流而动,只会加剧世界的分裂。
汪文斌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中德共识远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在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希望德方全面客观看待中国发展,制定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