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贸易机构:抓住中国航空业发展机会,扩大对华出口,取代欧美供应链


(观察者网讯)综合韩联社和韩国《亚洲日报》2月25日报道,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25日发布报告称,疫情过后,中国航空运输业进入恢复周期,韩企应积极抓住中国整机厂商更换零部件供应链的机会。

报道称,随着中国自主开发制造的大型客机C919即将投入量产,空客天津第二条飞机总装线开建等,中国航空零部件需求有望大幅增加,加上中企尝试将零部件供应链转移至周边国家,韩企应把握机会,寻求“替代”中企现有的以北美、欧洲为中心的零部件供应链。

2023年以来,随着韩国对华贸易持续顺差时代结束,出现180亿美元的逆差,韩国政府开始争取扩大对华贸易,努力拓展韩企在华发展空间。

2023年9月28日,工作人员在空客天津第二条总装线项目开工现场查看设备准备情况。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2023年9月28日,工作人员在空客天津第二条总装线项目开工现场查看设备准备情况。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报道称,美国政府近年来不断扩大对华出口限制,美国政府声称这些产品既有商业用途,也有军事用途。与此同时,中国一直专注于自力更生,并在航空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

但《南华早报》认为,在航空业这样一个高度技术化、几乎无法避免全球化的产业,完全自给自足很难实现。随着该产业从疫情中恢复,中国的市场规模太大,不容忽视。对地缘政治和部分国家炒作的所谓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担忧,不足以抑制中国航空工业快速增长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建议韩企抓住中国航空业复苏机会之前,韩中贸易结构发生变化。据韩国贸易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自韩国进口额为1625亿美元,较前一年骤减18.8%,这也导致韩国对华贸易出现180亿美元的逆差,系中韩建交31年来首次。

去年以来,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频频助力韩企入华发展,如举办“韩国品牌促销日”活动,组团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推介韩产品,帮助韩企拓宽对华销路。

与此同时,2023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4%,连续2年跌破2%,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8年以后时隔25年再次不及日本。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今年2月23日出席韩国国会问政会时表示,虽然韩国经济前年和去年遭遇巨大冲击,冲击力度超过以往,但表现相对良好。韩德洙宣称,坚信韩国是在全球范围内“表现相对良好的经济体之一”,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将更加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