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老三换人:日本自尊心受损,德国也笑不出来


(观察者网讯)全球经济排行榜的老三换人了。

据日本电视台15日消息,2023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从世界第三位下降到世界第四位,被德国反超。这距离日本经济规模1968年超越西德,一度排名世界第二,过去了55年。

英国《卫报》认为日本的自尊心将为此受损,而且这种下滑不太可能就此结束,印度经济预计将在2026年超过日本,并于次年超过德国。

这一消息吸引了全球众多媒体报道,不止一家强调了日本此番被德国“拉下马”的复杂情况。法媒直接称,这些数据多少具有误导性,日本沮丧,德国也不高兴。

“日本自尊心受损”、“国际话语权降低”……

据日本共同社2月15日报道,日本内阁府当天发布2023年四季度GDP初值,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GDP比上季度下滑0.1%,连续两个季度呈现负增长。

显示国家经济规模的2023年日本名义GDP为591.482万亿日元,约合4.2106万亿美元,被德国的4.4561万亿美元反超,跌至全球第四。

实际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去年就预测日本GDP将跌至第四,随着1月20日德国数据发布,此事几乎成为定局。

日本广播协会(NHK)指出,从经济规模来看,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超过了当时的西德,跃居世界第二位。自1994年以来,GDP成为全年经济规模主要指标,日本GDP在2010年被中国反超,跌至第三位,去年又被德国超过,跌至第四位,而德国的人口仅相当于日本的三分之二左右。

日本共同社认为,国家的经济规模关系到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若日本在全球经济所占份额继续缩小,恐将导致国际上的话语权降低。

韩国《朝鲜日报》写道,日本经济界普遍存在危机意识,如果不能尽快找到结束“失去的30年”的反转筹码,就永远无法重拾过去的荣耀。

英国《卫报》称,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繁荣时期,一些人预测日本廉价、优质的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出口将使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然而,日本的经济泡沫在90年代初破裂,随后迎来了“失去几十年”的经济停滞和通缩。

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冈崎哲二(Tetsuji Okazak)表示,日本在全球经济中的存在感预计会下降。“例如,几年前,日本拥有强大的汽车行业。但随着电动汽车的出现,这种优势也被动摇了。”

朔尔茨(中) 图自IC Photo

朔尔茨(中) 图自IC Photo

法国《世界报》经济专栏作家菲利普·埃斯坎德 (Philippe Escande) 评论说,日本赶超美国的梦想早已很遥远,15日公布的数据揭示了残酷的现实。事实上,日本和德国正面临同样的经济困境。

他称,在中国崛起之前,这两个出口大国凭借由大型企业集团和众多充满活力的中小型工业组成的密集工业结构,主导了国际贸易。两国都从中国的崛起中受益匪浅,为其提供了尖端机械和豪华汽车。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能源成本削弱了它们的企业竞争力。

而两国经济之间主要区别是货币。柏林是预算正统观念的守护者,这种观念本身确保了欧元的稳定性,并为欧洲央行提高或降低利率提供了更多的回旋余地。而日本为了摆脱20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危机,举债为经济刺激计划提供资金。

法新社报道指出,德国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意味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去年 10 月起预测的德国“世界第三经济大国”的新头衔,被视为莱茵河对岸的一个 "障眼法"。尤其是印度可能在几年内以美元计价的名义GDP超过日本和德国。

不过,惠誉国际评级公司的经济学家库尔顿(Brian Coulton)提醒,"显然,印度的人均 GDP 仍将远远低于德国和日本。"

“日本一度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如今思考……”

无论如何,路透社指出,日本去年年底出人意料地陷入衰退,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头衔输给了德国,并引发人们对日本央行何时才改变其长期以来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的质疑。

一些分析师警告称,由于中国需求疲软、日本国内消费低迷以及丰田汽车公司的一个部门停产,日本当前季度将再次出现经济萎缩,所有这些都表明其经济复苏之路充满挑战。

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资深经济学家新家义贵(Yoshiki Shinke)表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作为内需关键支柱的消费和资本支出低迷。经济目前将持续缺乏关键的增长动力。”

连续两个季度的收缩被视为典型的技术性衰退。穆迪分析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安格里克(Stephan Angrick)表示,“GDP连续两次下降和国内需求连续三次下降都是坏消息,即便修正之后可能会略微改变最终数据。这使得央行更难证明上调利率的合理性,更不用说一系列加息了。”

日本媒体批评日本在提高自身增长潜力方面毫无进展,而"这种情况应该敲响警钟,加快被忽视的经济改革”。日本经济振兴大臣新藤义孝周四表示同意 "日本必须进行更多的结构性改革",并强调有必要实现工资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保持一致。

彭博社称,15日的数据凸显了日本保持宽松政策的理由,反映出国内需求在持续通胀的情况下表现疲软,日本要依赖外部需求。弱于预期的数据将使日本央行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加息前景变得更加复杂。上个月,接受调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原本预测日本央行将在4月前采取加息措施。

“对于一个一度有望最终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来说,最新经济排名下滑将使国内重新思考国家的发展轨迹。”美媒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