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前,到底是谁?
曾因爱怼人而被称为“红衣大炮”的周鸿祎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2024年刚开始,他居然作为被怼对象,成为了“程前事件”的当事人之一。
“我希望明年,我还能见到几位老师,穿红衣的,这么长时间的岁月都没有让他的性格变得收敛,因此对2024年他性格收敛我不抱任何希望,但是穿保守颜色衣服的,我希望他延年益寿、健健康康、长长久久。”
这是2024年1月5日晚间“2023年风马牛年终秀”,作为对话环节“围炉夜谈”主持人,一目十行创始人、“程前朋友圈”主理人的程前所说的结束语。
和他坐在一起的,除了喜欢身着标志性红衣的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另外两位“穿保守颜色衣服的”分别是御风集团董事长、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和深石集团创始人王石。
图/微信小程序 新火App页面截图
姑且不论有多少人真的花钱加入了程前的商业社区,至少他总会在视频下挂一条带加群链接的引流评论,关注程前朋友圈就能加入粉丝群,“与5000+优秀创业者共同成长”。
而在吸引冯仑之前,程前在平台那里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2023年4月,他主持了抖音生活服务生态伙伴大会的主会场圆桌讨论环节,当时的参与者是来自业务一线的优秀服务商、机构、商家代表以及抖音生活服务业务负责人朱时雨。
安赛表示,客观来看,程前的生意显然做得不差,但或许是在自己的访谈中习惯了掌控和安排受访者的节奏,这一次的翻车更像是一种“个人定位”错误。
“程前以往更多地作为一个‘赋能者’去采访和挖掘中小商家的故事,跟真正的商界前辈坐在一起,他还是不免显得年轻了。”安赛说道。
程前的生意,还能做多久?
周鸿祎虽然一边在口才课上数次揶揄程前,或是花式夸奖董宇辉,一边也反复说着,年轻人哪有不犯错的,“我年轻时候可能更狂妄”。
安赛同样认为,对于年轻创业者,不必苛责,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成长空间,“大佬也曾年轻过。”
不过从商业模式上看,这次翻车事件或将对程前朋友圈造成不小的影响。
安赛表示,就“缓解焦虑”的层面来看,程前的商业模式接近于知识付费,甚至是从知识“进化”到了圈子付费。
但在当下,知识付费早已不再是一门好生意了。哪怕是资深前辈们,如今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得到App”、“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这些罗振宇一手打造的内容或平台,一度让他的公司思维造物,差点儿成为“知识付费第一股”。
但在7次更新招股书、3次遭深交所问询后,思维造物最终选择在2022年主动撤回IPO。过于依赖罗振宇个人IP、用户付费意愿持续降低、缺乏核心的业务壁垒等问题始终困扰着这个曾经的资本宠儿。
此前,吴晓波旗下的巴九灵试图借壳上市,也以失败告终。
至于想要“影响创业者”的程前,也并不满足于缓解创业者的焦虑。他通过掌握更多的资源,一定程度上迈出了知识付费的圈子,“但并不多”,张书乐评价道。
在他看来,程前不仅没有罗振宇、吴晓波等人在知识、资源上足够的沉淀与调度能力,或者说“底子不够厚”,另一方面程前模式的可持续性同样存疑,创业者的经验讲述最终只会变成不同切入点的同义反复,“何况有时候成功其实是一种意外。”
这次黑红,或许能为程前成功吸引更多关注,甚至有人会注意到他确实有与更高资源对话的能力,但他过去一度营造的“精英”“高端”“犀利”人设却在事件之中有所崩塌。
张书乐表示,或许现在程前洗刷自己形象的最好方式就是,再也不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创业导师”了,老老实实做一个年轻的会犯错的创业者,与所有人平等对话或分享。
“等到真正能够掌控对话的节奏,问出有价值的创业问题,大佬还没能回答好时,他就可以‘开怼’了。”他半开玩笑地说。
有意思的是,当周鸿祎在口才课上问程前有什么问题时,程前先是说自己差得很远,问题也已经全部暴露在台面上了,周总还给自己留足了面子,然后有些意味深长地说,“我的策略就是打不过就加入吧”。周鸿祎则是干脆地回应道,你也不需要加入,我做的生意和你的生意也互不竞争。
不知道程前还能在周鸿祎的朋友圈里留多久。
作者:梁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