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遭美国PUA的韩国军用卫星,为啥起了个朝鲜名?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基】

美国太平洋时间12月1日上午10时19分(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2时19分),韩国首颗军事侦察卫星“军事侦察卫星1号”在美国范登堡太空军基地由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78分钟后完成入轨程序。

尽管因天气影响,此次发射比预计时间晚了两天,相比朝鲜“万里镜1号”侦察卫星更是晚了10天以上,但对于一路饱受“PUA”的韩国军用卫星事业来说,区区两天或十天确实不算什么。

世界号火箭在2021年发射失败后,2022年和2023年两度成功,但下一次发射计划已经是2025年的事儿了。

世界号火箭在2021年发射失败后,2022年和2023年两度成功,但下一次发射计划已经是2025年的事儿了。

然而由于自身技术发展不顺、国际合作之路又太顺畅这两方面影响,韩国航天发射的频率目前仍然太低,低到不足以维持一个正常的航天产业链,导致其“作坊式生产”的火箭成本居高不下,在面对可重复使用的“猎鹰”时毫无价格竞争力可言。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425事业”的费用已经让人挠头,朝鲜成功发射“万里镜1号”后,很难说还会导致韩国国防开支中出现多少“非理性消费”;定位为低成本、补盲用的“微小卫星项目”,能否躲过美国从政治和技术上势在必得的又一轮“PUA”,就让我们且看那“无穷花”的故事,是否会再次降临这片永远无法决定自我命运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