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暂停与阿根廷465亿元货币互换协议?专家提醒:对华关系不可取代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在阿根廷新任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刚刚宣誓就职一周多之际,多家阿根廷媒体当地时间12月19日纷纷报道称,中国暂停了与阿根廷之间价值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5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并且直到米莱政府表现出想要同中方接触的明确意图后才会“解冻协议”。

此前的12月12日,阿根廷媒体曾援引高级官方消息人士称,米莱已致信中方,请求中方支持并加快推进两国货币互换,扩大上届政府与中方达成的货币互换协议。

香港《南华早报》今天(21日)指出,米莱在竞选期间就曾扬言“与中国断绝关系”、“中国是‘刺客’”云云,当前情况则突显出米莱在兑现这些竞选承诺方面将面临到的挑战。在米莱就任总统之际,阿根廷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胀率和贫困率居高不下,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所欠债务已超440亿美元。

事实上,阿根廷越发依赖货币互换来支撑本国货币并重建外汇储备,以支付贸易成本和未来的债务偿还。彭博社分析认为,如若对华关系破裂,受到损害的恐将是阿根廷,中国还可能停止采购阿根廷的肉类和其他产品,届时对华现有贸易逆差也可能会继续扩大。

阿根廷国内分析专家也提醒米莱政府,中国“冻结”货币互换协议令人担忧,中方此举表现出了“不满”,是在寻求阿根廷外交政策发生转变。

专家强调,阿根廷与中国如今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并非是美国或欧洲可以取代的,米莱应当更全面完整地了解中国及其外交运作,否则未来将面临很多麻烦。

12月13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超市,顾客正在查看商品价格。图自视觉中国

12月13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超市,顾客正在查看商品价格。图自视觉中国

彭博社分析认为,事实上,如若对华关系破裂,受到损害的恐将是阿根廷。在经济上,阿根廷央行越发依赖货币互换来支撑比索,在今年7月美元供应减少的情况下,阿根廷政府使用人民币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部分欠款。同时,如果未来中阿关系恶化,中国停止采购阿根廷的肉类和其他产品,阿根廷对中国的现有贸易逆差也可能会继续扩大。

《南华早报》援引阿根廷非营利组织中阿观察站(Sino-Argentine Observatory)分析专家帕特里西奥·朱斯托(Patricio Giusto)的观点指出,中国“冻结”货币互换协议令人担忧,如果没有这笔资金提供财政缓冲,阿根廷将必须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其债务重新谈判,寻找替代资金来源,这一任务相当艰巨。

朱斯托认为,中方表现出的“不满态度”,是寻求阿根廷外交政策发生更广泛的转变,此前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上台的新政府对金砖国家集团和“一带一路”倡议都有过微词,这表明阿根廷可能重新调整其国际伙伴关系。

“我们与中国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现在无法用美国或欧洲取代。”朱斯托表示,米莱政府应该“更好地理解中国代表什么,以及中国外交是如何运作的,因为如果这种关系得不到妥善处理,未来将会有很多麻烦”。

在米莱当选并就任阿根廷总统之后,中国外交部曾多次就中阿关系和两国间本币互换问题做出过回应。发言人毛宁表示,关于中国和阿根廷本币互换安排问题,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了解。关于中阿关系,我们已经多次阐明立场。中国和阿根廷同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经济体,是全面战略伙伴,两国关系发展态势良好。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重视中阿关系发展,愿同阿根廷新政府一道,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稳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