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的婚姻大事,真能让女子抛绣球决定吗?


中国绣球之乡,千年古城旧洲。摄影/foblss,来源/图虫创意

中国绣球之乡,千年古城旧洲。摄影/foblss,来源/图虫创意

与此同时,绣球的另一项竞技功能也得到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有关部门就制定了抛绣球比赛规则,将其发展成为竞技对抗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得分规则有点像篮球比赛,在场地中线的中心立一根高9米的杆,杆顶装一个直径1米的环形圈。运动员在得分区将绣球抛向球圈,球穿圈而过并落入另一方得分区,即为得分。后来,在广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还增加了背篓绣球等竞赛项目,增加了投绣球的趣味性和观赏性。现如今,广西的一些高校已把绣球运动引入体育教学之中。在壮族的许多中小学校园里都立着高高的球杆,各民族学生在课余也可以抛掷绣球进行嬉戏、锻炼。

从男女“爱情信物”到地区性“吉祥物”,再到赛场上的“竞技物”,绣球承载了丰富的壮民族民俗文化、婚姻文化,蕴涵着壮族人民深厚的民族情感。今天的青年男女拥有了更加充分、更加丰富的恋爱和婚姻自由,绣球作为“爱情信物”的功能逐渐弱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却在不断被挖掘出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绣球命运的演变,实际也正是我国众多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们也正是在融入现代化的过程中,汲取了生生不息的发展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