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领跑!这座城市,凭什么?


文|凯风

全力拼经济,谁在领跑?

01

万亿城市,是观察大国经济走势的重要窗口之一。

近日,各地陆续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有城市一路上行,也有地方不进则退。

四川8所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

四川8所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崛起,颇具代表性。

成都坐拥万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但温江并非传统的产业基地,但借助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加上电子科技大学等专业院校带来的助力,电子产业从无到有、由零到“林”,迅速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与武汉光谷片区的崛起有异曲同工之处。背靠华中科大等知名高校,坐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借助“产学研一体化”的助力,短短30年就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完成了偏远郊区到城市科技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温江区也走在产业变革的坦途之上。数据显示,在温江区,已聚集3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瞪羚企业、107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

这些企业,多数创立并成长壮大于温江,可谓“企业与城市共成长”,也是“以一座城的机会与企业共赢”的体现。

如今,掘“金”温江,机遇再至。越来越多的企业纷至沓来,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寻求与城市发展共振的可能。

温江如此,成都也是如此。如今,成都正在培育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两大万亿级产业,形成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10个千亿级产业,这些产业或将成为未来“抢企大战”的主场。

从“温江机会”到“成都机会”,从“产业强区”到“制造强市”,一个以“创新为要、实体为重”的现代化大城,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