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跑了,一些城市该急了?


▲安徽省合肥市(图/图虫创意)

▲安徽省合肥市(图/图虫创意)

不只是合肥,强省会战略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潮流,甚至一些沿海地区,也开始表示要做大做强省会,这种发展模式确实也面临着“吸血”的争议。

地市级高校去省会办学,高等教育资源不断集中,这种省会城市的虹吸效应,就像强省会战略的流行一样,其实很难简单地用好和坏来界定。

本质上,它还是资源市场化流动的结果。正所谓人往高处走,高校当然也希望去更发达的地区,在招生、师资、办学经费等方面,获取更多的便利。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一些高校搬去省会办学未必是坏事,省会的办学优势,能将高校资源最大化利用。而一些小城市,本身财政不宽裕,鼓励本地高校走出去设置新校区,可以解决办学条件紧张的问题。

所以,没必要对一些“见异思迁”的高校,进行道德批判;高校向往省会,是很正常的资源流动行为,谈不上什么白眼狼。

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需要的不是人为阻止大学向省会迁移,向“省会大学”升格,而是在财政资金拨款等方面,给予一些底子比较薄弱的地区更多的倾斜和支持,让那些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失的后发地区,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