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者是两个9岁孩子!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为何低龄化?


摘要

9月26日,山西省大同市联合工作组发布通报,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小学生赵某某(男,9岁)、晋某某(男,9岁)对同寝室同学孙某某(男,10岁)多次实施辱骂、殴打、欺凌等严重不良行为。因赵某某、晋某某均系未成年人,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赵某某、晋某某依法予以训诫,责令其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

李剑认为,有爱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可能会改变一些包括遗传性的不良心理因素。儿童时期的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青少年接触的信息和交友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影响很大。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很正常,不能区别对待甚至孤立,要带着爱去关怀。

同时,对一些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有一定攻击性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去接受拳击、散打等对抗性体育运动,让过剩的荷尔蒙和体能得以宣泄。

分析人士称,塑造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处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长效联动机制。其中,良好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的高质量陪伴、沟通是孩子心理健康坚实的基础。

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岳春河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的心理,家长的陪伴和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编辑:秦 晶

一审:王恩博

责编:魏 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