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老师今天没打我真开心”,何其沉重


“妈妈,我今天真开心,老师一天都没打我”。近日,青岛的孙女士向媒体反映,她5岁儿子在青岛市即墨区潮海二小幼儿园上学期间被虐待。她在派出所查看了17天的监控,总共记了11页,发现儿子几乎天天挨打。孙女士选择报警,还向即墨区教体局投诉,但事发已过去两个多月,至今没有拿到书面调查处理情况。

对事件定性之模糊,处理通报之拖沓,折射出的还是对问题不够重视,对家长的敷衍塞责。报道中有一细节,即墨区教体局学前科一位负责人称此事为“纠纷”,如此轻描淡写、不以为然,或许正是迟迟不能妥善处理的原因。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还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重在引导,也讲究方法,肢体上的惩戒,乃至言语上的斥责羞辱,就算不构成违法,也是不可取的。如家长表示,监控画面显示保育员王某用笔一直怼孩子的头,怼了有十多分钟。暂且不谈身体伤害,这对孩子造成的心灵和认知伤害,恐怕也是长期的。

更值得追问的是,对打人的老师辞退就完了吗?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大多数不过辞退、解聘涉事教师了事,是不是意味着,等事情平息后换个城市、换家幼儿园还能继续工作?

细看报道,涉事家长并非无理取闹之人,家长只是想要一份纸质的回复文件和正式公开通报,不该这么难。用息事宁人的心态“平事”,只能适得其反。

不时曝出的虐童事件,也给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提了个醒:该把好教师的入口关了。学前教育也是教育,幼儿园老师也是老师,即便是民办幼儿园,亦不例外。“禁止体罚”,必须成为所有老师心中的红线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