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管行业正面临“重置”
投资者需求转向避险、稳健,资管市场和财富市场结构亦随之调整。与此同时,中国资管行业继续维持中高增速的趋势不会改变
文 | 《财经》记者 唐郡 研究员 黄慧玲
编辑丨张威 袁满
“理财经理让我赎回。”近日,一位持有R2(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近期产品净值下跌,理财经理建议其先行赎回,并表示后续一到两周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多位投资者对《财经》记者反映,其所持债券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净值近期出现回落,单日浮亏从几元至几百元不等。部分投资者表示,近几天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为负,打算先赎回资金,等市场波动过去再做打算。
分析人士指出,8月下旬以来,受资金面收紧、地产调控政策放松等因素影响,债市出现快速回调。受此影响,银行理财收益率出现波动,导致部分投资者赎回。
2022年,银行理财迈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净值随债市表现波动,类似情形在投资者之中不断上演。2022年11月,债市震荡引发的理财赎回潮,就是这一情形的集中体现。
“客户仍难以接受银行理财产品赔钱,甚至收益达不到预期都难以接受。”在总结理财公司面临的挑战时,农银理财总裁段兵曾如此说道。
根据光大理财和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2022-2023)》(下称“中国资管报告”),2022年,中国资管市场规模为133.8万亿元,对应资金端规模为129万亿元。其中,零售资金规模为69万亿元,占比54%。
在零售资金主导的市场里,客户的偏好往往决定了“潮水的方向”。
2023年上半年,本金有保障的存款和寿险产品受到热烈追捧。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倾向更多储蓄的城镇储户占比61.80%,达到有统计以来峰值。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部门人民币存款增长17.84万亿元;2023年上半年,居民存款继续增长11.91万亿元,其中一季度增长规模为9.9万亿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8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86%。5月单月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16%,增速创近两年新高。
银行理财则深受“赎回潮”影响。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下降了2.31万亿元,至25.34万亿元。
2022年末,伴随着流动性的收紧与债市的调整,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由于许多投资者对该类产品仍存在刚性兑付的预期,破净对投资者情绪造成较大影响,引发较多赎回。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债市收益率企稳,银行理财规模有望企稳回升。
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增长至27.69万亿元。公募基金首次反超银行理财,成为第一大资管子行业,资管格局骤然生变。
渠道求变:资管、财富双向奔赴
“伴随居民家庭和企业对资产配置的强烈需求,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成为资管机构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日,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外滩大会财富管理行业论坛上称。
在尚福林看来,外部环境、人口结构变化和国民收入增长,居民家庭资产中房地产等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配置结构面临改变,未来医疗、养老需求将进一步显现。投资者的“固定收益”预期被打破,投顾需求更加突出,需要得到更专业的投资建议、财务规划等综合金融服务。同时,考虑到中国个人投资者占比高的实际情况,也对投资者教育与权益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回到资产管理本身,工银瑞信基金总经理高翀此前直言,“财富管理行业是不是足够的成熟,是否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好的资产配置建议,是否能提供更好的陪伴和投教服务,直接决定了共同富裕年代投资者能有多少资金投向资管机构专业产品。”
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有何区别?刘冰冰打了个比方,“资管本质上来讲是做菜,财管是根据客户拼菜单和做整体的营造服务解决方案。此前,资管机构只要专注‘做菜’就行,但随着客户需求趋向综合化,传统的打法已经不够了”。
由此,资管机构纷纷试水自建财富管理能力,或加强与财富管理机构的协同合作。
但资管与财管融合的界限问题亦颇受关注。
央行研究局巡视员周学东在“2023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在当前的财富管理市场中,金融机构既是资管产品的提供者,又同时作为资管产品的销售机构,在向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时,存在过度关注产品销售问题,甚至存在内在的角色冲突和潜在的道德风险。单一的销售机构,也是如此。
“本质上,销售机构并不代表投资者利益,理论上更倾向于与产品提供方合作,向投资者‘兜售’产品;其收益来自于代理、销售费用,与投资者是否赚钱无关。”周学东称。
以信托产品的销售为例,刘伟告诉《财经》记者,在信托公司内部,资产管理部门和销售部门理论上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公司可以通过调整佣金比例、调整产品业绩权重等方式,引导销售人员向客户推荐特定产品。
在此背景下,一些风险已经暴露的信托产品,仍然被卖给了不知情的客户。“有些已经出现风险的信托公司,此前部分产品给到销售的佣金比例能达到2%-3%,同期其他产品佣金比例是2‰-3‰,你说能没问题吗?”
就此,周学东开出的药方是买方投顾,即财富管理机构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的咨询服务、并由投资者付费的金融业务。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也曾表示,国际财富管理机构业务包括销售和买方投资顾问。中国推销文化太盛,如果销售与买方投资顾问同在一个机构,对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不太有利。她进一步表示,财富管理在中国可能称为财富管理投资顾问业务为宜,业务范围可能专做财富管理规划和受托专户管理业务为好。
同时,吴晓灵进一步建议,在资管机构存在不同监管部门的形势下,在资管产品的范围尚有限制的条件下,财富管理投资顾问无法满足客户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需求,必须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功能监管的统一来实现。
此外,多位受访人士提到,在资管端的监管亦存在一些细微差异,比如银行理财信披标准与公募基金不一致,银行理财无法在互联网平台销售等。“资管新规当年的方向是希望能统一资管监管规则,但至少到今天这件事还是没有真正成立。”刘冰冰表示,“各资管机构之间的监管规则有待进一步拉齐。”
责编 | 田洁
封面设计 | 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