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合”的时机正在成熟,最先坐不住的恐怕是……


侯友宜(左)、柯文哲(右),资料图

侯友宜(左)、柯文哲(右),资料图

客观地说,所谓“蓝白合”的时机正在逐渐成熟。一方面,柯文哲虽然是一个能产生虹吸效应的独特参选人,但他们也非常清楚,明年1月13日进行的是两项选举,不仅角逐台湾地区领导人,也要进行立法机构民意代表的角逐。以民众党目前的人才队伍规模以及政党效应来看,单凭柯文哲自己是很难打开局面的。另一方面,去年“九合一”胜选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弊案缠身,民众党在台湾地区的地方政务官独苗非常可能被连根拔起。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失去地方执政阵地的民众党非常可能面临泡沫化的危险。

因此,“蓝白合”之于柯文哲率领的民众党而言,诱惑力正变得越来越大。这恐怕已经不是出于“谁才能赢家通吃”的逻辑,而是一种基于“谋求生存”的内因驱动。

要想实现“下架民进党”的目标,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蓝白合作”几乎是唯一选择。当然,在野政党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彼此支持率相加,就能粗暴地压倒对手。在民意如流水的选举政治里,国民党与民众党求同存异、务实合作才有可能取得一丝胜算,如果只是貌合神离、强扭的瓜坐在一起,那1+1必定小于2,后果就不太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