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4年调查洗清他的“罪名”,实验室成员仅剩3人


编译 | 沈秋月

2019年,来自记者的一通电话转动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Ram Sasisekharan命运的齿轮:他被指控学术不端。此后,他的研究陷入停滞,实验室团队成员大量流失。

Sasisekharan于1996年加入MIT的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担任生物工程系教授。截至2019年,他关于复杂多糖的研究已发表190多篇出版物、获得50项专利,并带领着一个18人的实验室团队。彼时的Sasisekharan已经创立了6家公司,其中一家抗体研发公司Visterra于2018年被日本制药公司大冢收购。

2023年,Sasisekharan终于重获清白。他的团队从18名成员缩减到3人,他仍需在事业的“废墟”上挣扎、重建。

Sasisekharan实验室网站截图

Sasisekharan实验室网站截图

4年终于等来真相大白。不过一纸声明远远弥补不了Sasisekharan在这4年间被耽搁的研究、被拆散的团队、被损伤的声誉等种种损失。

“一想到资历不如我的年轻学者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扛过去,我就感到不寒而栗。”Sasisekharan希望找到一种方法以支持面临学术不端指控的人,“虽然我非常理解这有多么困难,但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乐观。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过程需要更加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