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什么要现场观看数学决赛?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试题。
用数学大赛点燃更多火种,也是助力基础科学研究的星火燎原。
从去年起,阿里还联合北大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发起了「怀新奖」公益项目,专门发现、鼓励和支持基础教育阶段的优秀数学老师。
这显然也是为科技树的繁盛输送「养料」、厚植「土壤」。
这些公益项目丰富了企业社会价值的意涵:说起企业社会责任,有些人首先想到的,仍是捐赠。阿里们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做出许多短期未必显山露水但长期有社会价值的事,未尝不是在创造增量的社会价值。
05
回到基础科学的议题上,提到基础科学研究,不少人会想到以色列。马云5年前发起全球数学竞赛,也曾受到以色列的启发。
以色列原本拿到的,是一手烂牌:资源匮乏、地域狭小、强敌环伺。
可凭着基础科学研究与持续科技创新,这片弹九之地如今业已成为世界高科技创新企业最兴盛的国家,高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超过6000家,人均拥有创新企业数目居世界第一,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数目仅居于美、中之后,超过欧洲国家的总和,科技对GDP的贡献率常年在90%以上。
明明建立在沙漠上,却依靠先进技术变为水资源大国的故事,更是现代农业领域教科书级的案例。
就目前看,以色列是中国的镜像——死磕基础科学研究,也是中国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我们需要在「实用」的应用科学上固优势,也需要在「无用之用」的基础科学上补短板。
这急需更多的科技领军企业成为「出题者」,助力那些有志者在「答题」中燃起攀登科学高峰的兴致,也带动更多人重新发现基础科学的价值。
某种意义上,出题本身,亦是作答。